严复翻译中的文化倾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和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上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翻译的西方近代思想学说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被誉为“近世介绍西学的第一人”(胡适语)。然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严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在建立现代译论的今天,我们究竟应如何正确评价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其实践呢?受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和启发,本文从文化对翻译操控的角度重新评价严复的翻译,认为他的翻译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可取之处。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作为这种行为的主体不能被动地对原文亦步亦趋,而应在译入语规范的参数内,根据翻译目的来选择翻译策略,从而实现译本的功能。从对严复翻译原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严复在提出“信达雅”时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他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的侧重点在于能使中国士大夫阶层接受且乐于接受西方新的思想的“达”。 通过对《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的个案分析,作者对严复选择性摄取西方政治哲学思想这一翻译过程进行了描写性的研究,认为他在《天演论》中使用增、删和替换等翻译手法是为了实现他自强保种,救亡图存的翻译目的;在《群己权界论》的翻译中,由于对社会现状的担忧他对自由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区分,首重国家自由、次重政治自由、三重群己权限;古典文雅的文体是他西学中用的媒介,同时他的语言开始向白话文过渡。严复在翻译实践中为实现译本的功能,即输入西学,开启蒙昧和倡导改良,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正是他的成功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工业用地供给周期长等成为了热点问题之一。工业用地储备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具体
国民党政府在战后结束中日战争状态,实施对日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遵循美国意志;具体实施随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而逐渐由减缓到停止;最后在
由于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因此随着社会对文章功能要求的变化,语体也会发生变化,或某语体消失或产生新的语体。改革开放以来,在汉语里出现了广告、时尚小品文和新文言小品等新语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中国书法史是书法理论与实践上达到相统一的经典之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从书法本质特征、书法创作、书法风格、书法批评与书法审美诸方面
语篇,又称为话语,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来,语篇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日益受到国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以及南朝宋裴松之为它所作的注,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史学界曾列为“四史”之一。这部史书不仅仅是研究三国时期的史学材料,而
采用平行辊矫直原理,建立了辊距不等的9辊强力矫直机的矫直力数学模型,并针对某厂9辊强力矫直机矫直60 mm厚Q345中厚板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ANSYS/LS-DYNA建立中厚板矫直过程的
论述了运城的红枣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小康林业的红枣持续发展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在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界兴起,许多西方教育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论证了反思性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90年代反思性教学进入我国,至今反思性教
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出于其'政治大国'和'普通国家'的战略考虑,明显加快了对台政策的调整步伐,对台交往不断突破民间层面的限制,提升日台实质关系,其妄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