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再向两党制发展的演变,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台湾政党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迁,如何变迁,变迁后的政党制度对台湾产生了哪些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在回顾了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政党制度变迁的历史后,本文通过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台湾政党制度变迁的动因。首先从历史环境来看,大陆政权的成立以及和平统一政策的实行使得台湾当局的“动员戡乱体制”、“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等政策变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美国对台的权威体制施压,要求推进民主化进程。其次,台湾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省籍矛盾愈演愈烈,自由民主观念广泛传播。最后,在党外势力的斗争及国民党当局政治精英的主导下,通过解除戒严、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开放报禁、党禁等,实现从一党专制制度到多党竞争制度的转变。随着政党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小党日益泡沫化,多党政治逐步向两党制的趋势发展。历史制度主义的效能理论认为,制度塑造着行为者的利益和偏好。台湾政党制度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台湾人民政治沟通与利益表达,给了不同社会群体一个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平台,同时由于在野党的存在对执政党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但也造成选举泛滥、恶性竞争盛行的现象,“统独”势力的政治对抗导致社会分裂,对台湾民众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最后,通过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本文分析了台湾当前选举制度及选民结构,认为台湾的政党制度将向两党制发展演变,并且各政党出于选举利益的需要将让自身的政策迎合多数中间选民的诉求,从而使他们的政党理念逐步往中间靠拢。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主导的年轻一代的政治力量也将日益强大,并推动着台湾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