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是师生通行的主要途径,也是联系校园空间功能的骨架,更是校园生态环境、公共交往、信息交流、文化展示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载体。重庆特殊的山地地域特征,让步行在校园通行方式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使步行空间与校园其他要素的关联更为紧密而复杂。步行空间与重庆山地地域、当代高校需求等众多要素的系统共生性研究,将对营造重庆高校校园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帮助。目前,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存在着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是师生通行的主要途径,也是联系校园空间功能的骨架,更是校园生态环境、公共交往、信息交流、文化展示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载体。重庆特殊的山地地域特征,让步行在校园通行方式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使步行空间与校园其他要素的关联更为紧密而复杂。步行空间与重庆山地地域、当代高校需求等众多要素的系统共生性研究,将对营造重庆高校校园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帮助。目前,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存在着与校园大环境系统协同性不够、步行空间各系统要素的有机性和复合性不足、校园文化意象表达的突出性和融合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高校校园发展沿革的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重庆高校实地调研,总结出不同历史阶段重庆高校校园的特点及校园步行空间系统与地形的关系、可达性、人车关系、类型丰富性、与建筑群的联系和文化意象表达等方面的现状特征;进而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对所处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的关注点和满意度评价,提炼出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校园系统中的步行空间、步行空间各系统要素和校园文化在步行空间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系统观和共生性理论分析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基于共生性理论框架,分析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由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精神层面提出校园大环境系统与步行空间系统的共生、校园步行空间各要素的共生、校园意象在步行空间中的共生表达三方面的共生模式。为本文研究搭建了研究框架。步行空间系统与校园大环境系统的共生性研究中,提出步行空间形态与不同地形的适应共生模式,及山地环境中人车交通的共生模式。并进行运动生理步行实验,计算出坡度路径等效距离系数,从而得出基于步行可达性的校园功能分布或校园公交站布局的量化研究方法。校园步行空间各系统要素的共生性研究中,以室外步行空间要素和室内半室内步行空间要素的分类,提出生态核心的避让、人性尺度的营造、多样植被的配置等室外步行空间要素共生性设计策略,和内外空间的共构、交往节点的塑造、天际背景的融合等室内半室内步行空间要素共生性设计策略。通过空间句法轴线分析,研究高校室内外融合的步行空间立体网络中各要素相对关系对行为的影响,得出空间句法轴线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步行空间中的行为进行预测,为步行空间节点设计提供依据。校园文化在步行空间系统的共生性表达中,以山地地域意象和校园人文意象的分类,提出自然人工的并置与冲突、起伏地形的耦合与模拟、地域材料的提取与重组等山地地域意象共生性表达策略,和符号空间的错位与变异、界面元素的风格与象征、公共艺术的介入与融合等校园人文意象共生性表达策略。通过空间句法视域分析,研究步行过程视域动态变化对意象感知的影响,得出空间句法视域分析与空间意象的感知程度存在关联,为加强校园文化意象在步行空间中的表达与融入提供设计方法。本研究成果对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系统观和共生性理论的研究视角解读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的设计策略。(2)首次提出校园大环境系统与步行空间系统、步行空间各系统要素、步行空间系统中校园文化意象表达的三个层面的重庆高校校园步行空间系统共生性设计策略。(3)运用运动生理学、空间句法等量化分析方法对重庆高校步行空间系统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迅猛的发展。近十年来,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蓬勃发展,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代表。高铁的开通可以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载成本,对产业的集聚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愈加严峻,加之我国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发展现状,制造业及整个产业体系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
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是科技金融的重要投入之一,是联结产业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激励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规则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在位企业把风险投资作为外部研发、维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实现财务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CVC对于投融资双方都具有特定的优势。对在位企业而言,企业风险投资是进行组织间
随着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我国开启了“开前门”、“堵后门”、梳堵并举的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整治工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地方政府唯一合法的举债融资方式。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对应项目有一定的收益来源,尤其是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满足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原则,支持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在补短板、稳
研究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是指医疗保险机构向医疗服务机构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其核心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还包括医疗保险支付的监管措施等方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对医疗服务机构实施费用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助于规范其服务行为,确保医疗保险体系的有效运行。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一方面,加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让医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如何做到脱贫不返贫至关重要。在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引导下,我国金融体系的确向农村扶贫事业投入了大量金融资源,但金融扶贫的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农村居民欠缺金融知识,不能有效地从事金融活动,其信用积累和长期利益趋向弱化,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尽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在增强,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更具多样性,以金融科技为载体的去人工化金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失能老年人群体不断扩大。失能老年人不仅面临身体衰老、生理机能下降和疾病困扰等生理健康问题,也面临社会角色转换、社会地位下降、社会参与减少等导致的孤独感、无用感、抑郁感等不良精神健康问题。为获得“天伦之乐”,大多数失能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是家庭结构变化和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家庭精神慰藉和社区邻里情感互助的非正式社会支持逐渐弱化,需要正式社会支持的介入。随着社会保
融合化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模糊了产业之间原有的边界分割,推动产业体系走向融合型的发展轨迹,特别是由“北斗+新基建”组成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会推动三次产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深化融合,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性,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制造业的高层次需求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可靠载体。那么,如何乘着产业
遗赠作为遗嘱处分财产的重要方式和特殊形式,在实现遗嘱人自由处分遗产的权利、激励财富创造、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彰显社会道德、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继承法》和《执行继承法意见》中的遗赠制度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全面、不完善。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我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编纂,以兼顾法律规范的稳定性和法律调整的变迁性为立法理念,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并非制定全新的民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实践。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
2016年以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特朗普冲击”、外部民粹主义兴起、中美贸易争端、实体经济金融化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的交互影响下,我国内外不确定正不断加深。虽然学界对内部不确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部门可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但关于外部不确定的定量分析仍不够充分,对冲负面效应的政策工具也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当前外国疫情防控不力和“美国科技制裁”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