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神与性理扶阳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内经》“治神”的理论研究,试图揭示《内经》“神”丰富的层次和多重结构,从而更加准确地认识生命。基于此,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探讨“性理扶阳”的机理,以期对该法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课题采取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黄帝内经》“神”的含义和对“治神”的论述,深究《内经》“治神”的内涵和方法;收集整理性理扶阳有关资料,探讨《内经》“治神”与“性理扶阳”的相关性。  结果:“心”是认识“神”的体用的枢机,“心”受到“神”的干扰,“心”亦反作用于“神”;人通过“治心”可使“神明”,故而求之于认识自己的“心”,也就等于认识了“神”,能够保持“心”的清明,就可以使“神明”。以“神明”之道启人之“心”,或以“心”使“神”明,也正是“心”与“神”交互为用的妙处。本论文通过《内经》“治神”的理论研究,发现《内经》对生命有着道,德,心,身之不同层面的认识,王凤仪先生对生命不同层次(性心身)的认识与《内经》对生命的认识不谋而合;《内经》“治神”理论之“心明—淳德—神明—全道”与王凤仪先生“性理扶阳”理论之“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并无实质区别,唯在名相和操作上稍有区别。“性理扶阳”实际上就是使“心所喜”不逆于“神明所恶”,使“心明”而达到“神明”的境界,达到“合道”而治愈疾病的目的。  结论:“道”与“德”是中国文化之主体,是天地生化之道,是自然生成、自然而然的。是中医学之旨归。由于道德这一特殊内涵和性质,决定了王凤仪之性理扶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其在为中国传统医学揭明伦理道德与疾病的相关性时,更为重要的是进入了一个道德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视域。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教育是一项能够提高情趣、陶冶情操的审美教育,它对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气质修养、品格情操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教授音乐提高人们的听觉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人文关怀 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只有经过“乐”才能达到人格完
摘 要: 学校仪式特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社会活动,用来定义学校日常生活中某一不平常的时刻、事件或变化。学校仪式大致包括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大类。学校仪式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保存和传承学校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学校仪式中“国家始终在场”带有“规训”的标签,且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学校仪式的定位、改革或优化设计学校仪式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与现状,指出了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优化服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功能 管理方法    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文献由印刷型改变成机读型(数字化),更重要的是它借助日新月异的Internet网络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由各个终端飞速
摘 要: 本文针对问题教学法在新闻史教学中的现状,探析其在运用当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问题要科学,提问题要侧重启发性,鼓励质疑,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联系现实。合理运用新闻史课堂的问题教学法,是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敏锐洞察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闻史课 问题教学法 问题意识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
摘 要: 课堂好比教师的舞台,教师授课好比演出,只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观众的学生才会认可,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学生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教师“供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革、优化的具体措施,拟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学生需求 师德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作为教师授课、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生知识的获取,还是良好品格的养成都离不开这个
摘 要: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才会有优化的教育过程,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对学生的塑造和培养。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局限性。“90后”的高中生,大半时间在与教师相处中度过,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是很重要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实施良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增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新教学观,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主题词: 九年义
摘 要: 如何为中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正视缺点,让学生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通过开展自律性活动、他律性活动和激励教育,为中学生塑造健康快乐的心灵。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自律    一、开展自律性活动,让学生反省自己  初中学生正处
教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健康成长,关键靠培养。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如果把1998年看作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新闻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是上路快,但后劲不足。其后,新闻教育则引进传播学,强调术理并重,增加学术含量,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却又面临动手能力差、还不如外专业学生的指责。一些媒体老总有过类似评价:“这些人(新闻专业毕业生)来报社以后,没有两年的时间上不了路,对于报社来说,他们这两年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