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与目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2005年约54,390例NHL新发,在所有癌症中占4﹪<[1]>。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NHL中最常见的类型,每年约有超过25,000例新发病例,大概占所有NHL新发病人的31﹪左右12J。
30年前开始应用的CHOP方案成为治疗进展期淋巴瘤的巨大突破,但大概只有约50﹪的病人在CHOP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3的病人可达到长期的无病生存甚至治愈。导致恶性淋巴瘤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耐药。耐药可能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性(MDR)。典型的MDR是由MDR1基因编码P-gp过表达介导的,但多项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对抗癌药物耐药的患者并无P-gp过表达,这说明还有其它机制导致MDR产生<[3]>,很可能与ABC转运蛋白家族其它成员的表达有关。ABC转运蛋白家族也被称之为ATP(adenosinetriphosphate)结合盒式结构超家族,它包括: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肺耐药蛋白(LRP),它们可转运一系列的细胞毒药物(长春花碱类,葸环类,紫杉醇类和鬼臼乙叉甙类)、蛋白酶抑制剂、类固醇类药物<[4]>,保护造血干细胞免受这些药物的伤害<[5]>。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又被称之为ABCG2<[6,7]>,其作BCR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易感性及生存分析用过程主要通过ATP依赖性转运泵,将各种有毒物质包括抗癌药物泵出细胞外,从而调整异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因此,BCRP作为一个保护机制可以保护细胞并排出异物,同时也影响了细胞内抗癌药物的浓度<[8,9]>。BCRP与多种抗癌药耐药相关,拓扑异构酶Ⅰ和Ⅱ抑制剂都是它的底物,包括拓普替康、SN-38、米托蒽醌、柔红霉素、长春碱、阿霉素和表阿霉素<[10]>。治疗DLBCL最常用的CHOP(CTX+ADM+VCR+Pred)方案<[11]>中的阿霉素和长春碱都是BCRP和P-gp的底物。目前有关于BCRP与淋巴瘤的研究不多,BCRP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知之甚少,虽然它的表达较弱,但仍有可能是导致化疗耐药比较重要的机制之一。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起病原因非常复杂,个体基因、环境等多种因素多机制、多步骤导致其发生<[12-15]>。到目前为止,已有成千上万个SNP位点在人类基因组中被发现并且被证实可以通过改变相应蛋白质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影响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16-18]>。据文献报道,BCRP基因G34A和C421A位点的SNP在大多数种族人群中都有较高的发生频率。所以,我们推测BCRP基因G34A和C421A两个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DLBCL的易感性和预后。
为了研究BCRP基因的SNP对DLBCL发生,发展潜在的效应,我们将156例DLBCL病人作为实验组,3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BCRP基因G34A和C421A位点的SNP。研究结果显示BCRP基因G34A和C421A多态性与DLBCL易感和生存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对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有何影响,能否成为预测疾病发生和评估临床预后的新指标。
2.研究方法
收集从2004至200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证实(根据WHO标准的<[19]>)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血标本156例,对照组包括199例健康体检血标本和177例来自中心血站的血标本。对照组与血标本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均无肿瘤病史。从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SSCP法检测BCRP基因Exon5 C421A、Exon2 G34A位点的SNP,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SNP多态性与疾病易感和生存的关系。由于其中29例病人并非初治病人,所以只对其进行了易感性分析,未进行生存分析,遂共有127例参与生存分析。
3.结果
3.1临床特征Table I.各临床指标与总生存的关系3.2易感性分析结果:在易感性研究方面,我们发现BCRP基因421位点有变异的基因型CA、AA对比于野生的基因型CC,患DLBCL的风险增加(OR=1.49,95﹪CI 1.02-2.17,P=0.042)。而且,这种风险在年轻的病人表现更显著(年龄≤50岁,OR=2.14,95﹪CI 1.25-3.68,P=0.006)。
3.2生存分析结果:
(1).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位点的多态性与DLBCL的总生存也相关。BCRP基因34位点的AA等位基因与GG/AG基因型相比,显示出较差的生存(HR=3.69,95﹪CI1.56-8.71.P=0.001)。
(2).我们还观察到,在诊断DLBCL时年龄较轻的病人(年龄≤50岁,HR=5.80,95﹪CI 1.16-28.90,P=0.015)或伴有巨大肿块的病人(HR=4.36,95﹪CI 1.04-18.31,P=0.027)421位点的CC基因型与较差的生存显著相关。
(3).另外,我们还发现,BCRP基因G34A和C421A联合对生存也有影响。对比于携带34位点(GG+GA)421位点(AA+CA)的基因型,那些带有34AA421CC显示出非常差的生存。(HR=7.55,95﹪CI 2.36-24.17,P=0.001).
4.结论
4.1 BCRP基因421位点有变异的基因型CA、AA对比于野生的基因型CC,患DLBCL的风险增加,即A为相对不良因素。据此可以预测含CA、AA较含CC基因型的总体人群患DLBCL的风险增加。
4.2 34位点的AA等位基因与GG/AG基因型相比,显示出较差的生存,A为不良因素。据此可以预测含AA基因型较含GG/AG的总体人群患DLBCL后生存时间短。
4.3在初诊时年龄较轻或伴有巨大肿块的病人,421位点含有CC基因型较不含CC基因型的患者生存时间短。据此可以预测含CC基因型较不含CC基因型的患者生存差。 4.4在34位点含AA同时421位点含CC基因型的患者,较34位点不含AA(GG+GA)基因型同时421位点不含CC(AA+CA)基因型的患者生存时间短。据此可以预测,同时携带34AA421CC的总体人群患病后生存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