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最硬的软实力,价值观国际传播是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提高的基础。因此,中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理论上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在实践中有效推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基础。任何价值观国际传播都是一定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是理解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一条核心线索,因而我们要抓住主体线索,深入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价值观国际传播理解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当代中国为案例,以主体为核心线索,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过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尝试回答“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如何培育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有效主体”这个总体问题。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分析框架。具体来说,就是将价值观国际传播活动过程具体划分为传播内容决策、传播行为实施、传播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然后将各个环节中的主体问题具体化,提出“谁来决策传播内容”、“谁来实施传播行为”、“谁来评估传播效果”等问题,分别确认决策主体、实施主体、评估主体,以三类主体将价值观国际传播活动的主要环节串联起来,从而确立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分析框架。综合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主体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层次性、交织性、系统性和可塑性等六个方面的特征。要回答“谁来决策传播内容”的问题,就必须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内容的决策主体。这是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存在众多价值观念,我们不可能将全部价值观念直接传播给国际受众,需要决策主体回应国际受众的美好期待,从“原始”当代中国价值观中筛选出价值观精华、价值观共识,从而在整体上确认作为传播内容的当代中国价值观。然而,传播内容决策并不是某个主体单独完成的,而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党的中央决策机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通过理论决策和政治决策共同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国共产党以决策主体出场,提供决策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内容的指导,划定决策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内容的底线,确认决策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内容的方案。要回答“谁来实施传播行为”的问题,就必须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行为的实施主体。这是因为,当代中国价值观不会自动进入国际受众的头脑和内心,必须通过实施主体进行的传播行为才有现实可能。按照理想类型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行为的实施主体是由职业型实施主体、脱媒型实施主体,个体型实施主体、群体型实施主体、组织型实施主体,政治类实施主体、经济类实施主体、社会类实施主体,以及国际友人、海外媒体、国际组织等共同构成的主体系统。在这个环节,中国共产党以实施主体出场,带头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践行者,开展与世界各国政党的价值观对话,纠正各类主体的偏差、失范与错误。要回答“由谁决评估传播效果”的问题,就必须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评估主体。这是因为,传播行为的结束不代表传播活动的结束,必须由评估主体来检验客观结果是否符合主体的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主体的预期效果。享有传播效果评估最终权力的是主体而不是受众,因而在终极意义上,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掌握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最终评估权。从操作层面来看,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评估主体主要是由战略型、智库型和实务型等共同构成的主体系统。在这个环节,中国共产党以评估主体出场,设定评估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主导评估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标准制定,保证评估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效果的客观公正。要有效推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就必须培育有效主体。弄清当前主体培育的基本现状,是培育有效主体的前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主体培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价值理解不深、自觉意识不强、整体结构失衡、交流合作缺乏等仍然是主要短板。如何培育有效主体?需要在坚持政治正确、意识自觉、整体协同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提升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意识,增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能力,优化各个主体内部及整体的结构,构建主体间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
其他文献
那一朵滴血的鸟鸣一望帝陵,在春风中一动不动,却灌注着一种声音,一种婉转悠长的声音,在古柏森森的泥土深处一起一伏地盘旋。高耸入云的古楠木林,顶着坚挺的桂冠,在空中过滤潮湿的云,刮下稀薄雨水,让永不褪绿的竹根,输送水分,滋养着鸣鸟的喉咙。我侧耳静听,这声音虽然鸣叫了几千年,却永远是润润的、甜甜的。
期刊
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倡导从单元出发,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本文结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聚焦UbD理论中“理解”和“逆向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对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进行逆向单元教学设计,并总结立足学生发展的单元整体化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为理解而教、评价先行的教学评一致性三大实践经验。
农村封闭性熟人社会中形成的道德约束、信息对称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激励与惩戒机制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互联网的普及下正不断失去效力,急需重塑一个与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信用约束机制。在金融科技繁荣发展的时代,数字信用体系的构建步入探索期,多元化与碎片化信用信息的整合、信用白户的信用评估与信息的共享都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现代农村信用约束机制的重塑也应紧抓金融科技的契机,在强化与传统信用
在高中历史新教材研究方兴未艾之时,王昌月与严龙梅两位老师关于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引起了热议。究竟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本文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试图找到纲要教学的基本诉求点以及基于相应学业水平层次的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
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入手,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延续,建构历史发展的时空关联,把握历史规律,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议会圈地”所带来的“农业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历史和现代化历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议会为何参与到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的圈地运动,由议会参与制定的圈地法案如何实施,这些法案对当时的圈地活动和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哪些影响,都有待我们去逐一进行探究。本文正是希望借助对于议会圈地
针对王昌月、严龙梅两位老师关于“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不同的教学设计,本文就“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出质疑和商榷。在厘清“历史解释”概念内涵的具体要素,以及水平层次划分的前提下,提出在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学科素养,不仅要拿捏好适切的“尺度”——水平层次,而且要有具体而明确的要素指向,避免“历史解释”过于抽象和空泛。在此基础上,以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内容主旨、问题情境和课
香蕉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热带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引起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防治策略。珊瑚是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具有部分物种特异性。海洋放线菌,特别是珊瑚共附生放线菌,
游戏化课堂教学是利用游戏活动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游戏互动,在互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针对游戏化课堂教学展开研究,通过设计趣味性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期刊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游戏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引擎”,合理的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游戏化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能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还能收获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着趣味性低、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使得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并充分响应了新课改对小学数学学科提出的教学要求。本文通过对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实际作用以及应用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具体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