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总览“邵氏”黄梅调电影历史,就产生、实验、辉煌、沉寂这一“线性历史”,将其划分为“前古典期”、“第一实验期”、“第一古典期”、“第二实验期”、“第二古典期”、“衰败没落期”六个时期,结合影片观摩、实地考察、海内外资料检阅等工作,从戏曲故事、音乐、身段、唱腔、曲调、服装等多个角度对“邵氏”黄梅调电影加以具体考察,认为“邵氏”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理念受制于商业目标,其创作班底对于影片风格起着决定作用,且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镜头语言、音乐结构和演出阵容等几方面。继而从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的观众群体、时代心理、形态特色、审美追求等角度,对“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兴衰原因,进行客观翔实的综合性研究,认为其植根于多元化的移民文化,选材上倾向于戏曲故事与民间传说,形态上展现出舞台与荧幕的交错,美学上追求“古典”与“梦幻”的中国。本文回溯上世纪60至70年代香港的社会审美倾向、观众的观影兴趣,勾勒出“邵氏”黄梅调电影的生产销售模式,并从中提炼出从黄梅戏舞台艺术到黄梅调电影艺术的转化原则主要为:选取经典的故事、吸纳流行的音乐、培养优秀的演员;而“邵氏”将黄梅调电影发展为一种“类型”的手段主要有:降低成本、固化风格、简化音乐、力捧明星、流水线生产。第一章,分节爬梳“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历史,选取每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指出“前古典时期”是以李翰祥为首所作的偶然尝试,在风格与审美上属于“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前兆;“第一试验期”为李翰祥团队有意识的创作实验,目的在于寻求美学理想与商业市场之间的平衡;“第一古典期”是“第一实验期”的成果,基本上确立了黄梅调电影国语对白与歌舞表演相结合的叙事形式,以及整体上对“古典”与“梦幻”的美学追求;“第二试验阶段”是以邵氏加大产量为商业目的,进行重构创作团队的尝试,新老导演在黄梅调电影类型下进行了积极尝试;“第二古典期”则是“非李翰祥”班底运行下新古典风格的诞生,与李翰祥班底在镜头语言、场面调度、音乐设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衰退没落期”是“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质量下降、商业价值渐失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影片故事缺乏创意、音乐呆板简陋、整体粗制滥造。在此期间,本文从“邵氏”黄梅调电影每一阶段的创作目的和特征,总结出黄梅调电影类型在形成、发展、衰落过程中,商业、艺术、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相关特征。第二章,在第一章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思考“邵氏”黄梅调电影热映的原因,认为这一类型打出市场主要归功于电影音乐的成功、市场环境的需求和公司产业模式的支撑。第三章,集中研究“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创作方法,具体分析《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艺术与商业价值双丰收的影片,认为“邵氏”黄梅调电影类型的形成,是基于对传统故事的选择、对戏曲脚色制度的挪用、对电影语言的诗化。第四章,旨在总结“邵氏”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特色,认为它呈现出阴盛阳衰的题材特色、紧扣时代的情感特色、丰富博杂的文化特色和鲜明的导演风格。第五章,回归当下,探寻“邵氏”黄梅调电影的现实意义,认为它是戏曲与电影相结合的规模化尝试、是黄梅戏流播海外的优质渠道、戏曲影视化创作的艺术参考。最后,本文也提出泛娱乐化背景下,我国戏曲电影的具体发展方略,以期对当下戏曲艺术的传承、戏曲类型电影的制作,提供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