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在逐步放缓,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也有所减速,但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仍然在继续,跨国的国际投资在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国际贸易的争端和摩擦在不断增多,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与贸易格局演进也在深化。全球经济中心加速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转移,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加速转变,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得到更多体现,世界经济发展遭遇更多挑战。随着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国际格局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利益、国家主权稳定安全利益、各国政治利益诉求朝着多样化发展,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利益追求多样,利益目标差异,导致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越来越错综复杂。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中国保持了全球罕有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一大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环节,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埋头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事实上也在影响国际和全球的发展。我们国内的经济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问题,我们必须具有站在世界和全球的视野,去考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视野。可以说,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未来开放型经济需要走的道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去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建立一个成熟、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系,认真思考未来走什么样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
带着上述的问题,笔者开始了《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思索之路,试图去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答案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的分析。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战略,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开放型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比较优势战略正日渐呈现出不适应性。一味地追求比较优势束缚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迫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低端,难以实现创新。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不能长期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更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理论体系。
二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回顾。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开放型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的一个回顾,分析了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理论的一个逐步学习、借鉴、吸收、提高、并自我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理论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不足。总结了我们所取得的历史发展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新时期开放型经济战略调整的源泉所在,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重视并加以坚持的。
三是主要经济体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4个具有代表性国家进行分析,希望通过主要大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基本脉络分析,总结出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并分析当时它们国内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关联,与当期国际经济政治背景的关联。主要经济体发展战略给我们的若干启示,其中最重要一点启示就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国家国际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它们之间呈现政治经济互动、内外联动的关系,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是以整个经济战略、国家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为最高目标的,它与经济发展战略是高度一致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绝不能将开放型经济战略孤立、割裂开来,也绝不能认为开放型经济就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这些启示,为之后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调整的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借鉴。
四是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中面临的失衡和挑战。笔者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总结了十大不平衡,外部不平衡包括: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货物服务开放不平衡、对外开放利益获得不平衡(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外贸外资依存度过高的不平衡、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环境恶化的不平衡。内部不平衡包括:国内开放存在区域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利益分配不平衡、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不平衡、国内的统一市场未形成。通过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得出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当调整已经势在必行的结论,提出了新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新调整和新思路。
基于上述理论剖析、历史回顾、国际借鉴和问题分析这四个方面的探寻,本文给出了前述问题的答案,即:构建“四梁八柱”的战略调整方略。本文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方略,是要着眼于在2020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进一步明确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确定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发展目标,即2020年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达到美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让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构建了发展战略评价体系。
具体的调整方略包括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新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内容中“四梁”包括:更加注重树立贸易强国导向、更加突出“互利共赢”目标、更加平衡的贸易政策、更加协调的整体战略政策体系。“八柱”包括: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追求均衡发展、实施新型贸易自由化战略、加快制定并实施进口战略、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出口战略、积极实施新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FDI协调均衡发展战略、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构建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之后,提出了有关进口政策、出口政策、市场建设政策、区域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包括:(1)当前对开放型经济战略进行探索和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2)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理论体系;(3)开放型经济战略必须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4)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必须积极借鉴主要大国的开放战略,在开放的过程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5)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不是一种错误,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时期内、特定因素、特定国际发展环境综合因素造成的,是现实、客观的;(6)我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转变,从“规则学习者”向“规则参与制定者”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定位应当有所调整;(7)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应当有所调整,应当从过去追求贸易顺差和“出口导向”,转为而是追求开放型经济本身的协调发展,使贸易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融合;(8)通过我国开放型经济战略的评价表明,目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2003年前呈现在波动中不断改善的趋势,近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在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