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初步应用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Amphiphilic grafted copolymer)在水性介质中能自组装形成内核疏水、外壳亲水的核-壳型胶束。近年来,接枝共聚物胶束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载体受到广泛的关注。壳聚糖(Chitosan,CS)具有生物降解性、低毒、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剂等领域。聚合物纳米粒子(10-1000nm)比微胶囊剂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基于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载体材料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壳聚糖改性后的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在农药载体方面的应用,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实验结果:(1)通过过氧化氢降解高分子量壳聚糖来制备低聚物,并利用“Ring-Opening”法与丙交酯反应制备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CS-co-PLA;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了“grafting-onto”法进一步与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反应生成了新的接枝共聚物CS-co-PLA-DPPE。利用核磁共振(1 H NMR, 13C NMR和31P NMR)、红外(FI-IR)、热重(TGA)表征了CS和PLA及DPPE的接枝成共聚物。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新合成的接枝共聚物具有较低的CMC值,热力学稳定性较好,而且随着疏水链的增长,CMC值降低,稳定性增强。透射电镜(TEM)及DLS谱图表明,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的胶束为规律、分布均一的纳米球形。(2)为了解CS-co-PLA共聚物对药物的包载能力及机理,我们以吡虫啉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溶剂蒸发法和纳米沉淀法制备了CS-co-PLA载吡虫啉纳米粒子,考察了不同方法不同药物/聚合物质量比对纳米粒子尺寸大小、分布及其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粒径和载药量大于纳米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粒子;随着药物的增加,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载药量也增加。TEM和DLS结果表明,CS-co-PLA载吡虫啉纳米粒子是形状规则、分布均一的纳米球形。药物释放研究发现,CS-co-PLA胶束对药物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3)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通过纳米沉淀法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了CS-co-PLA-DPPE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TEM、DLS、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并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形成机理。结果发现,不同制备方法不同药物/聚合物质量比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和载药量有影响。纳米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粒径和载药量都小于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的纳米粒子;随着药物的增加,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载药量也增加。TEM和DLS结果表明,CS-co-PLA-DPPE载毒死蜱纳米粒子是形状规则、分布均一的纳米球形。药物释放研究发现,CS-co-PLA-DPPE胶束对药物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其他文献
食品中的亚硫酸盐主要用途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充当漂白剂、防腐剂、脱色剂、抗氧化剂和防止酶变及非酶褐变的添加剂。本实验建立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以
在初中语文中,送别诗以及边塞诗都构成了语文诗歌教学的侧重点。师生针对此类诗歌在予以详细分析时,不应当单纯停留于表层的诗歌语句剖析,而是需要深入此类诗歌蕴含的作者内
我国作为一个考试大国,国家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模式由来已久。在我国,考试是大多数人实现梦想和改变生活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考试追求的就是公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些年随着基因检测、靶向药物研发、患者危险度分层等多个方向上研究的深入,对于该病的治疗也有了不少新的观念。在近日召开的中
报纸
目的对本康复机构就诊的高危儿系统管理,实施机构联合家庭康复方法,探索高危儿早期管理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方法,选取0~24月龄发育迟缓的高危儿114例,将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
目的:调查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2017年5~8月对大屯社区29~90岁404例慢性病患者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年中,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跨地域性和交易的隐蔽性,必须利用统计方法对交易中买卖双
结合乐宜高速公路新民岷江特大桥0#块的工程实践,阐述了自锚式托架的设计及安装,以及托架的受力分析,并对0#块的施工方案作了介绍。实践证明自锚式托架合理可行,可供类似工程
目的应用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引起的脑部能量变化。方法将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8名针刺左侧太冲穴(针刺太冲穴组),对另外8名针刺附近假穴(针刺非穴组)。于针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