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操控——论意识形态对《红楼梦》英译的影响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国际政治经济交流较之以往也变得更加频繁。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翻译活动一直被认为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翻译研究以至翻译理论的提出往往侧重讨论翻译结果而忽视了诸如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翻译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趋势。1990年,巴斯内特和勒弗维尔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从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作为翻译操纵派的代表人物,勒弗维尔认为翻译是受控于意识形态的改写行为,而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则是影响整个改写过程及其结果的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自19世纪以来,《红楼梦》的英译本陆续问世。虽然选取的原文基本相同,但各个译本在故事情节的取舍、译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除此之外,虽然都被誉为最成功的译作,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霍克斯所翻译的两个全译本,仍显示出较大的分歧。本文从翻译材料的甄选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两个方面对《红楼梦》不同时期的多个译本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外部因素对翻译实践的操控。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以及全文的主体结构。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红楼梦》在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及《红楼梦》的英译历史。此外还进一步介绍了勒弗维尔针对翻译行为提出的“操控”理论,即强调外部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作者首先将1830至1986年近160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研究了不同阶段所出现的《红楼梦》译本的特点及意识形态在不同阶段对翻译行为起到的重要影响。然后,在对杨宪益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作了简单介绍后,着重研究了两个译本在翻译策略选取上的明显差别。虽然两个译本都同时采取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但杨译本尽量的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而霍译本则更倾向于将包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翻译的适于英语习惯。这种体现在翻译策略上的差异,实质上也是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结果。   第四章为结语部分,通过对全文的回顾得出结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它同时受到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处理《红楼梦》这类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小说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同时,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到翻译材料的选取、思想主题的确定,小到翻译策略选择,都必须时刻注意外部因素对翻译过程的操控。  
其他文献
引喻是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这决定了其高度的文化附着性。正因如此,引喻在翻译当中一直被认为是一大难点。由于中英引喻在其形成和发展当中存在许多不同,译者们便
学位
介绍了超声波的特点,从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和混凝土表层损伤检测三方面探讨了超声波在土木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超声法的优势,推广其在土木工程
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研究海外华人文学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话题。华人文学侧重语言与文化,在作品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华人的精神面貌及对自身身份问题的反思。只有两百余
学位
本论文应用评价理论,对大学校园里出现的募捐倡议书进行系统功能语法的文本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态度资源在此类文本中的特征及作用。所研究的募捐倡议书收集自中山
学位
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加强课程的教学的改革创新。本文就以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现阶段蔬菜栽培课程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在21 世纪已经向着多元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近年波及全球的严重经济危机,人类必须联合起来,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跨
对效度的研究是语言测试测试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并将一如既往。在众多效度类型中,构念效度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的高低意味着测试结果能在多人程度上揭示人的语
学位
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自Gardner和Lambert(197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适合逆作法土方施工的开挖方案,指出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逆作法施工土方开挖效率低、出土慢等问题,达到了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