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后期,翻译规范理论的出现为翻译规定性研究向描述性研究的转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容易被译语读者理解与接受。本文以冯亦代翻译的海明威的《The Fifth Column》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的中文译本为语料,结合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在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个中文译本中,译者冯亦代采取的翻译策略有何差异?(2)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是否受两个不同时期的期待规范或是专业规范的影响?(3)译者在实际操作中应如何采取翻译策略以遵守翻译规范?本文采取了内容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的中文译本中典型的专有名词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本文结合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得出译者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处时代翻译规范制约,具体结论为:在40年代的版本中,译者更多采取了直译策略和欧化表达,而在80年代版本中译者运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策略和现代汉语表达,体现了期待规范对翻译中宏观语言表达及策略的影响;在40年代版本中译者采用了专有名词音译等翻译策略,80年代版本中译者使用文化注释以及省略等策略,体现了专业规范对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和结论,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应该将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相结合,尤其是在翻译戏剧文本时,语言应当通俗化,这样译本能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以此来遵循期待规范。而在翻译地名、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时,如果译语文化中缺少对应的名称,译者可采用音译的方法,有助于译语读者更好地感受原语的文化;对较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适当地进行加注、增译或减译,便于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通过这些具体的翻译策略来遵循专业规范。总之,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两个中文译本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探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适当地遵循翻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