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青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2H20为示踪剂,进行人体实验,研究在控制赖氨酸摄入状态下对血浆免疫球蛋白G的合成动力学影响。同时,将本阶段研究结果与日常赖氨酸摄入状态下健康青年男性营养素摄入量、血浆IgG浓度及合成率进行比较,探讨既定的赖氨酸摄入量是否满足中国健康青年男性日常生理需要,为进一步探索人群膳食氨基酸推荐摄入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5名从事轻体力活动的健康青年男性,年龄21~25岁,18.5≤BMI<24。无既往病史,无不良饮食习惯,无烟酒嗜好,经体检各项指标正常。控制赖氨酸的摄入水平为70mg/(kg·d),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制定食谱。实验分为10个连续的周期,每个周期为7天。前5周为膳食适应期,第6-10周实验期,受试者进食实验膳食的同时,口服含有70%2H2O的纯净水。第6周第一天口服70%2H2O每次60ml,进行6次标记。此后5周内,受试对象每日口服2次70%2H2O。每周第七天清晨测量一次空腹体重,利用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受试者体质指数(BMI)、体脂肪率、肌肉率、基础代谢能耗。以双份饭法收集膳食样本,检测膳食中赖氨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的含量。测得数据经过方差分析,确定受试者实验期间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每周第七天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5mL,将血浆免疫球蛋白G提纯、鉴定、水解,对2H-丙氨酸进行衍生,用GC-MS检测血浆IgG中的2H-丙氨酸和血浆游离2H-丙氨酸的丰度。计算血浆IgG分数合成率,绘制IgG合成动力学方程图。将本研究的各项结果与日常膳食状态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指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确定70mg/(kg·d)的赖氨酸摄入量是否满足受试者生理需要。结果:本研究受试对象赖氨酸平均实际摄入量为68.06mg/(kg·d),能量为2628.24 kcal,三大营养素平均摄入量为:蛋白质87.40±4.99g/d,脂肪71.35±3.81g/d,碳水化合物407.22±16.53g/d。此膳食摄入状态下,实验前和实验期间5名受试者平均体质指数22.31±1.41kg/m2;平均脂肪率22.55士3.42%;平均肌肉率36.50±3.73%;平均基础代谢1537.10±107.34kcal/d,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无显著性变化(P>0.05)。重水标记前后5名受试者血浆总蛋白浓度平均为72.41±8.38 mg/mL,各周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IgG浓度为8.09±0.69mg/mL,各周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名受试者免疫球蛋白G分数合成率为26.29±3.79%/w;合成动力学方程分别为ft=0.16418×(1-e-0.2887t)、f=0.178815×(1-e-0.224t)、ft=0.16553×(1-e0.2951t)、ft=0.18560×(1-e-0.2191t)ft=0.17256×(1-e-0.2874t)。通过对受试者日常膳食状态与控制膳食状态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后蛋白质供能比与血浆总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赖氨酸摄入量、膳食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血浆赖氨酸浓度、血浆IgG浓度及其合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此控制赖氨酸摄入量不能够满足受试者的赖氨酸需要量。结论:在控制膳食赖氨酸摄入状态下,受试者的赖氨酸实际摄入量显著低于日常膳食赖氨酸摄入状态下的结果,免疫球蛋白G分数合成率也显著低于日常膳食状态,说明70mg/(kg·d)不能满足健康青年男性日常膳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