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作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与稳定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对于引导和带动中国走出经济危机阴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刺激了地方债规模的大幅扩张,数量剧增的地方债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债规模的扩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经济暂时的稳定与增长,但不断涌现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以及急剧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也埋下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隐患,由此形成了潜在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以往文献关于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维度,并且普遍认为适度规模的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过量则反之。这种显而易见的逻辑虽然揭示了地方债的一般作用,但却忽视了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深层次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状下,研究经济发展质量的决定因素及其提高对策,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与政策价值,因此本文以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力图揭示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为规范和有效管理地方债以及妥善化解地方债困境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证两部分,具体如下:理论研究方面,首先,梳理了关于地方债、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相关文献,从中总结归纳出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得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并提出研究主题的学术价值与边际贡献。其次,基于RBC理论以及Ramsey最优增长模型,构建无限生命周期纳入地方债的两部门模型,分别研究地方债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家庭总效用两个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影响。通过推导计算解析解,静态分析地方债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并构建Bellman方程,采用确定性递归方法进行迭代估计数值解,研究地方债对家庭总效用的影响。其三,基于高质量发展,本文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多维度衡量,将其用经济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水平以及要素配置效率四个维度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地方债对各维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得到本文的理论假说。实证研究方面,首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机制,以经济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水平以及要素配置效率四个维度刻画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检验识别地方债对上述维度指标的影响。其次,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1)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2)采用PSM、渐进PSM—DID方法消除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3)通过改变时间窗口等方法,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三,采用交乘项机制检验法,识别了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最后,考虑到区域间在经济、社会、财政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不同区域中地方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基于人、财、地异质性下,实证检验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区别。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根据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会议文件、重要讲话与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本文将经济发展质量用经济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水平以及要素配置效率四个维度刻画度量,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与意义。第二,地方债通过降低投资效率抑制了区域经济生产效率。首先,考虑到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进行公共基础投资具有非市场化属性,缺乏价格信号的指引,将造成投资效率低下的后果,资本无法充分流向高经济生产效率的产业,从而拉低了区域经济生产效率。其次,地方政府主政官员为在“官员晋升锦标赛”中脱颖而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等量化指标,忽视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质量指标,人为扭曲了投资效率,导致举债投资行为粗放,让资本更多聚集在仅具有短期经济收益的低生产效率行业。其三,发行地方债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具有高投资效率的私人社会投资,进一步恶化了投资效率,从而对经济生产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投资效率的降低是地方债抑制区域经济生产效率的重要传导机制。第三,地方债通过降低投资效率以及抬高土地市场价格抑制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其一,地方债降低了投资效率。由于地方债主要用于非市场化公共基础投资,不仅造成了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资本规模的增加,同时也会挤出私人社会投资,导致流入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的资本规模减少,扭曲了区域资本与产业的结构配置,从而阻碍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其二,地方债抬高了土地市场价格。以往研究表明,地方债与区域土地市场价格存在双向促进作用。一方面,区域土地市场价格的上升能够通过土地租赁、土地抵押以及土地出让等方式提升地方政府的融资偿还能力,从而扩大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普遍通过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偿还地方债务。因此地方政府也有推高土地市场价格来提高土地财政收入的正向激励。由于过高的土地市场价格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地方债通过降低投资效率以及抬高土地市场价格抑制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第四,地方债通过加大教育产业投资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教育产业是地方债投资的重要领域,加大教育产业的投入,不仅能够提高区域人均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从而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还能够保持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稳定性。由于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创新的关键动力,对于创新能力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债通过加大教育产业投资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第五,地方债通过缩小科技创新产业投资规模与效率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水平。通常,地方债投资行为会有地方政府财政资金配套,并且地方债投资主要面向保障民生领域的公共设施与基础产业。这将挤占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规模。同时,由于地方债挤出了市场化的私人社会投资,将进一步减少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规模与效率,造成恶化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后果。因此地方债通过缩小科技创新产业投资规模与效率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第六,地方债降低了区域要素配置效率。由于地方债扩大了非市场化的公共基础投资,挤出了市场化的私人社会投资,将对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以及劳动力要素市场配置结构造成扭曲,进而降低了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因此地方债降低了区域要素配置效率。第七,本文最后讨论了异质性问题。在人异质性下,地方政府主政官员具有越高的晋升激励,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抑制作用越大。在财异质性下,政府财政自由度越大、政府规模以及金融规模越小,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抑制作用越强。在地异质性下,发展落后以及土地房价水平越高的城市,地方债抑制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越强。综上,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研究了地方债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缺环,在现实中,也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缓解新时代下中国社会新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