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善利与人相和 ——“红河哈尼梯田”的灌溉秩序与族际关系砑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河哈尼梯田”是由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对人类社会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的第45项世界文化遗产,对“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灌溉制度、组织原则、技术结构和水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哈尼梯田灌溉社会与中国北方的“治水社会”有显著的区别。元代开始,在红河南岸地区由王朝国家任命的“十土司,十五掌寨”分区辖制,这些划片面治并实行松散“自治”的“夷官”除了在“官田”里组织佃农局部性地修筑“官沟”以引水灌田外,该地区并未发生由统治者来组织多民族开展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在完善该区域的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也没有开展统一的全域性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因此,哈尼梯田不是一个国家通过集权力量和公共工程实现水资源及地方事务管控的“治水社会”,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组织体系的“灌溉社会”;天然的水利资源禀赋和有序的灌溉行动是梯田稻作农耕生计和梯田景观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梯田灌溉社会中的哈尼族倾向于在中高海拔山区逐水源而居,以沟渠、水井、鱼塘为基本载体,因山就势开沟筑渠,引高山流水以灌田;利用“石刻/木刻分水”的技术结构,通过“沟头——赶沟人”等组织实现有序灌溉。精神层面上的山神水源崇拜、农耕祭祀礼俗、周期性的节日庆典等内容,与其传统宇宙观相呼应,内涵独特,形式丰富。村寨主义在组织灌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村寨主义是指基于以村寨利益而非宗族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成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关系并运行村寨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制度。梯田灌溉社会中的彝族与哈尼族毗邻而居,他们利用沟渠、水井、坝塘等载体,与哈尼族共享山地河渠灌溉系统;基于血缘宗族和“村寨主义”组织原则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利用与哈尼族近似的配水技术,通过“公房——水井”组织及形式丰富的民间社会管理组织实现合理配水。彝族的水神崇拜、农耕祭祀礼俗、节日庆典多态且独特。梯田灌溉社会中的傣族处于河谷地带。他们在资源和环境相对优渥的平坝地区利用沟渠、水井、池塘等载体引水以灌田;基于“村寨主义”与传统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利用独特的锥形分水器和“半、斤、两”技术结构,通过民间分水管水组织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等分;傣族的水神崇拜、农耕礼俗、节日庆典也非常丰富。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在族群、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一区域偶尔发生的配水纠纷大多源于特殊年份、特殊地域的水资源稀缺。来自田野的民族学个案表明,局部配水矛盾往往能够被历史相承的制度安排和技术结构所调适,梯田灌溉社会也在“平衡——矛盾——调适——平衡”中维持其稳定性。自上而下的灌溉水系、交错相间的梯田权属关系,以及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纵向灌溉需求,使同一水系上的多民族意识到必须通过开展联合灌溉行动才能获得相对公平的灌溉权益。联合灌溉行动中分工的不同,使多民族实现了相互依赖的有机团结,还使不同的异文化群体被整合到以水系、地域为基础的中小型灌溉社会中去,多民族围绕灌溉活动开展交往、交流成为可能,基于文化差异的动态平衡也得以实现。超越民族、村寨的地缘联盟因灌溉诉求而结成,不同的族群和村落共同体结成了扩大范围的“村寨主义”式的灌溉联盟,并建构有序、稳定的灌溉组织原则且促成了地域和谐,这是哈尼梯田灌溉社会中的多民族能够较好地解决公共资源与族群关系问题的重要基点。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是婴幼儿期起病的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发育和癫痫性脑病(Developmental and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DEE)。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或热诱发性癫痫和全面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是DS最特征性的两大类临床表征。SCN1A基因与DS之间存在高度特异,SCN1A基因编码翻译SCN1A蛋白即
我国旅游业起步晚,但发展快,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与其他产业关联密切,旅游业对外部环境极为敏感。当今时代,全球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双轨转型时期,社会风险增多。另外,旅游活动本身也潜藏着许多风险因素。可以说,我国旅游突发事件易发频发的现象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并存。因此,旅游安全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政府作为旅游安全管理
本文以苏轼文学作品的英语翻译和英语研究成果为对象,对苏轼文学在海外的英译、传播、接受和影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本文的时间范围包括了自苏轼文学作品西传的19世纪中期至21世纪的今天,空间范围主要覆盖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以英语为母语或主要交流语言的国家,研究对象涵盖了英译和研究苏轼文学最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研究者及其成果等。本文通过对有关苏轼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英文论文、英
在消费主导的现代社会,非遗产品生产主体(企业、传承人等)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生产和营销,才能使非遗产品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本研究以购买非遗产品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认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营销领域文化认同的概念、维度及其影响因素,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也缺少针对非遗产品文化认同的测量工具,将其与购买意愿联系起来的实证文献也比较少
朵玛塑板,藏语称作“?”,是为了简化朵玛制作过程中繁琐的程序,用糌粑面团在塑板上拓印朵玛需要的“堆”、俑像、南咯、降普、箭、纺锤、神馐、动物、植物、供养物、神鬼等形象运用到食子之中飨祀鬼神。研究朵玛塑板能客观地解读和探究隐藏其后的文化史,也能弥补正史研究中仪式、民俗、生产、生活等资料不足的现象。学界对朵玛塑板虽有关注,但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首次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朵玛塑板的文化内涵和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引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总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和根本目的,既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的收入、福利等方面的客观获得,又强调实现以资源节约和环境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德治、法治缺一不可,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法治价值的实现,法律的更好执行需要德治的滋养与引导;德治价值的实现,道德的更好实施需要法治作为基础与保障。德治主要以道德体系为载体,为法治提供价值基础;法治则以法律制度为载体,为德治提供保障基础,两者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德法结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德法结合向纵深发展,德法结合助推国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