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后情绪(post—decision emotion)是决策后个体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情绪,它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情绪。经济决策的传统模型认为,绝对的消费和/或收入水平决定个体的幸福感。而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主张,个体与其它个体比较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人信息对个体影响重大。传统经济决策理论的假定建立在封闭性情境的基础上,依此理论同一个刺激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应该是相同的;而关注相对水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情境改变的条件下即使是相同信息对个体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会面临中种种决策,从日常凡俗琐事的决定到关系个人前途命运的抉择,再到国计民生发展的重大决策。由决策而产生影响可谓普遍而深远,而由决策产生的情绪因素更常常为我们关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当面对一个决策或决定后产生的结果时,人们的情绪体验往往会有很大不同。搞清决策后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有助于指导人们的情绪教育和情绪管理,使人们在现实生活更好地对自我的情绪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情绪体验(失望,后悔,高兴,庆幸),其性质、强度不仅受结果本身属性(好、坏;大、小)的影响,也会受信息情境(无比较情境、有比较情境)和个体自身人格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借助于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实验范式和技术手段。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探讨决策后情绪变化:
研究一考察社会比较对决策后情绪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研究二考察社会比较倾向对决策后情绪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决策后情绪与个体对自己决策结果信息的评价密切相关,社会比较则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他人决策结果信息。如果个体的决策后情绪在此两种条件下变化没有差异,表明社会比较对个体决策后情绪没有影响,即证实经典经济决策理论;反之则支持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家的观点。已有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中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FRN)与P300是与结果评价紧密相关的两个成分。因此,本研究使用ERP指标并结合主观纸笔评价方式,考察社会比较在决策后情绪中的影响,并对结果试着从认知和神经机制角度加以解释。
研究一借用经典简单赌博实验范式,设立社会比较条件和无比较条件,考察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决策后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面临不利决策结果时,被试在社会比较条件比在无比较条件下引发的FRN波幅更偏向负性;同时,在各个电极点位置上均是社会比较条件比无比较条件引发更负向的波幅。已有研究认为,FRN对刺激效价敏感,正性刺激时FRN波幅不明显,而负性刺激时其波幅更偏负向,表明其与负性情绪密切相关。以FRN为指标的结果表明,被试在社会比较条件下比在无条件下有更负性的情绪体验。
与无比较条件下被试决策收益时P300峰值更正偏向相比,社会比较条件下被试决策结果对P300影响无差异。已有研究认为,P300的波幅/峰大小与刺激效价(正、负)无关,因此它可能不反映个体情绪的性质,而可能取决于刺激对个体的情绪动机意义。建立在与他人决策结果信息相比较基础上社会比较条件下,个体的决策结果—-收益或损失对个体的影响效力可能具有相同的效力,因此P300指标没能显示出差异,这也表明社会比较以某种方式对个体决策后情绪发挥了影响。已有研究发现,LPC的正性偏向与记忆成绩呈现正相关,因此可能反映了对刺激的记忆形成效应;情绪性刺激比非情绪性刺激引发更大的LPC更正偏向,表明其也可能反映了对情绪性刺激的评价过程。LPC(700-1000ms)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比较(5.436uv)比无比较条件(2.039uv)下脑电位正向激活程度更大,表明比较条件比控制无比较条件下的决策结果得到了更优先的加工,其意义可能通过记忆存储和情绪性评价表现出来。社会比较对决策后情绪的影响,似乎是通过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途径进行,其基本思维形式是“如果……就……”。这表明,同样是决策后失利,比较条件和无比较条件下的负性情绪的性质可能是不同的,前者更多表达的是后悔,而后者是失望。
研究一结果表明,社会比较对决策后情绪影响显著,ERP中的FRN、P300、和LPC成份都可能是标示社会比较影响决策后情绪的良好指标。纸笔主观性情绪评价显示,社会比较和无比较条件下的决策后情绪评价无差异。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社会比较倾向在个体决策后情绪中的作用,以社会比较倾向为自变量进行被试间设计。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比较倾向程度不同的人其接受和解释他人信息的方式也不同。研究二结果表明,高比较倾向者更易受(他人)决策结果信息影响,这种影响似乎表现为“扩大效应”—决策损失时体验更负性,决策收益时则更愉悦。以FRN为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高社会比较倾向者损失(0.734uv)比收益(5.287uv)时诱发更负偏向波幅;FRN(输—赢)差异波的地形图显示高社会比较倾向者更多表现为中前部偏右侧脑区激活,而低社会比较倾向者更多表现为后部脑区激活。P300数据统计显示,高社会比较倾向者决策收益(7.589uv)比损失(5.683uv)诱发更正性偏向的脑电位,低社会比较倾向者的决策结果对P300波幅影响无差异。纸笔主观情绪评价和LPC数据统计显示,高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在决策后情绪评价无差异。
总的结论: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决策后情绪影响的因素,发现:社会比较确实可以影响个体决策后的情绪,ERP中的FRN、P300和LPC成份可以有效标示;高社会比较倾向个体更易受比较信息影响,表现为情绪体验的“扩大效应”,ERP中的FRN和P300成份可以作为有效标示物;社会比较倾向不同个体其脑区激活部位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性质的情绪体验。纸笔主观情绪评价相对缺乏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