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作表面活性剂、阻燃剂、防水剂和不粘剂。PFAS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生物蓄积性及很高的稳定性,可长期且稳定存在于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及生物体内。PFASs具有的潜在毒性,对生物生长、生殖、发育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环境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3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1003);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作表面活性剂、阻燃剂、防水剂和不粘剂。PFAS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生物蓄积性及很高的稳定性,可长期且稳定存在于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及生物体内。PFASs具有的潜在毒性,对生物生长、生殖、发育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环境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择了7种PFASs(全氟丁烷羧酸(PFBA)、全氟己烷羧酸(PFHx A)、全氟己烷磺酸(PFHx S)、全氟辛烷羧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烷羧酸(PFNA)、全氟癸烷羧酸(PFDA))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海河流域水体及水产品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分布状况。通过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建立海河流域水生生物营养级,研究了不同营养级PFASs的生物累积效应。结合海河流域人群暴露参数,推导了具有区域性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1)本研究在海河流域的33个点位采集水样进行研究,水体中7种PFASs的浓度范围为4.30-616.67 ng/L,平均浓度为45.08 ng/L,其中PFOA为主要污染物,在ΣPFASs中贡献率达79.5%。枯水期ΣPFASs浓度均值(48.20 ng/L)高于丰水期(41.97 ng/L),海河流域水体中PFASs的季节性差异较小。海河流域水体中ΣPFASs浓度受区域内人群活动和工业排放影响,对比国内外水体中PFASs的浓度水平,海河流域水体中PFASs的污染情况处于较低水平。(2)对海河流域12种水生生物样品进行研究,水生生物中ΣPFASs的浓度范围在0.45-7.56 ng/g ww,浓度均值为2.49 ng/g ww。海河流域水生生物中PFOS、PFDA为主要污染物,在ΣPFASs中贡献率为16.9%-86.7%和6.3%-45.5%。密云水库水生生物按照ΣPFASs浓度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蒙古红鲌、草鱼、团头鲂、鳙鱼、鲢鱼、鲫鱼、鲤鱼。天津城郊水生生物按浓度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鲫鱼、日本沼虾、泥鳅、黄颡鱼、鲤鱼。于桥水库水生生物按浓度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翘嘴鲌、细鳞斜颌鲴、鲫鱼。总体来看,不同种类水生生物中PFASs含量受生物年龄、体长及食物组成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海河流域水生生物PFBA、PFHx A、PFHx S、PFOA、PFNA、PFOS和PFDA的实测BAF均值分别为86.59 L/kg、46.27 L/kg、699.27 L/kg、10.10 L/kg、778.50 L/kg、1590.91 L/kg和503.25 L/kg。长链的PFASs比短链的PFASs具有更高的生物蓄积能力,相同碳链长度的PFASs中全氟磺酸比全氟羧酸具有更强的生物蓄积性。海河流域12种水生生物的营养级范围为2.84-6.91,12种水生生物按照营养级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颡鱼、泥鳅、鲤鱼、鲫鱼、团头鲂、蒙古红鲌、鳙鱼、草鱼、鲢鱼、细鳞斜颌鲴、翘嘴鲌、日本沼虾。(4)海河流域PFBA、PFHx A、PFHx S、PFOA、PFNA、PFOS和PFDA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为:2425.97 ng/L、4.96 ng/L、0.55 ng/L、49.54 ng/L、2.00 ng/L、1.65 ng/L和3.28 ng/L。(5)商值法及概率分布法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不同年龄段人群经饮水和水产品摄入ΣPFASs产生的非致癌风险,范围为0.25-0.56,PFOA的致癌风险范围为7.08×10-8-1.61×10-7,海河流域饮水及水产品摄入途径的健康风险均处于USEPA建议的可接受范围。USEPA可接受阈值在儿童和成人健康风险的百分位数的范围为,98.8%-100.0%和98.2%-100.0%。海河流域水体及水产品中PFASs的暴露参数对健康风险的贡献较大,人体体重与健康风险呈负相关性。总体评价,海河流域PFSAs的暴露水平对区域内居民的人体健康危害较小。
其他文献
华法林属于双豆素类的抗凝血药,它是国内外用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唯一口服用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房颤、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主要还是在国际标准化比值指导下进行治疗,但华法林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给药浓度太低无法对病人产生治疗效果,给药浓度太高容易导致病人出血。由于病人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临床一直强调个性化用药。至今已有大批相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解决了传统荧光团聚集诱导淬灭(Aggregate Caused Quenching,ACQ)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难题,为荧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机遇。目前,大量的AIE分子探针和纳米探针(NP)被开发用于生物传感、细胞成像、光动力和光热治疗等领域。相关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化疗
纳米抗体具有亲和力高、稳定性好,易改造等常规抗体不具有的优势,近年来在生物诊断领域受到广泛关注。IgM是机体免疫应答时,最先产生并分泌出的抗体,是目前诊断病毒或细菌是近期感染还是活动性感染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制备了抗IgM纳米抗体,将其作为酶标记二抗应用于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M阳性血清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人源IgM免疫羊驼,四次免疫后构建了库容量为3.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在慢性肝炎病程不同阶段血清及尿液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123例研究对象的血清和尿液样本,共计147份(24例研究对象取血清+尿液样本,37例研究对象取血清样本,62例研究对象取尿液样本),分为健康对照组A1组30份(血清样本13份,尿液样本17份)、慢性肝炎组A2组64份(血清样本24份,尿液样本40份)、肝硬化组A
实验目的:机体中肾上腺素升高,作用于心肌细胞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使机体的血压升高,其长期作用可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和成纤维化细胞是心脏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共同维持着心脏的重要功能。在长期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等情况下,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过多的胶原纤维,从而造成心脏纤维化。表皮生长因子(TGF-β)是诱导心脏纤维化的关键因素,
含硫小分子,如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谷胱甘肽(GSH)和H2S等,参与生物体中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其含量异常跟癌症密切相关,因此检测细胞内的Cys,Hcy,GSH和H2S含量是非常有意义的。荧光检测法作为最有潜力的检测方法,且一部分荧光染料可作光敏剂用于癌症的光动力治疗研究。二硫键作为GSH切割位点已被广泛研究。本文以萘酰亚胺和四苯乙烯为荧光团,二硫键作为识别位点,合成了化合物
研究背景:肝癌作为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例90万例,同时每年约83万人因肝癌死亡,这使得肝癌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卫生保健问题。缺乏合适的早期检测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发现有效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p27蛋白是一种非典型的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结合和调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活性调
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FQs)是一类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主要应用于畜禽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FQs主要通过与DNA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结合而阻碍细菌DNA的合成,从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产生抗菌作用。但是近年来,人类对FQs的不合理使用问题日益突出,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我国对动物源性食品中FQs残留超
磷酸化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底物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上共价结合一个磷酸基团。磷酸化通常发生在底物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以及酪氨酸残基上,是调节蛋白质功能并进行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机制,在许多细胞过程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周期、生长以及凋亡。磷酸化除了在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的侧链羟基上形成稳定的磷酸酯键(P-O bonds)外,也可以在组氨酸的侧链咪唑基团上形成高能、
真菌毒素是一些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赭曲霉毒素A(OTA)广泛存在于谷物粮油及饲料中,对人和动物都具有较大的毒性作用,并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研制出可同时检测谷物及中药材中ZEN、DON和OTA的两种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Frens法制备球状纳米金,控制还原剂柠檬酸三钠的加入量来考察纳米金大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