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欢,是儿童生活中真纯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儿童最率性而为的一种鲜活的存在方式,是儿童“自由生命的彰显”。在狂欢中,儿童释放天性,恢复本性,凸显真我,理解他人。然而,现实的境遇是,一旦儿童踏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置身封闭僵化的教育制度,被授规范死板的绝对真理,面对单调严肃的现实生活,养成的是禁锢苍白的教育灵魂。换言之,在教育“这方高墙内四角的天空之下”,狂欢得不到“正眼”相待,被曲解,被排挤,被放逐;在儿童的教育生活中,狂欢已经丧失其对儿童生活原本的意义。本文即是针对此种情况,引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借用巴赫金眼中的“狂欢”这一独特视角,通过对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深入探寻,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解读这一理论的教育意义,还原狂欢在儿童的教育生活中的本真面目和研究狂欢对于儿童的教育生活的深刻涵义,这是本论文研究的旨趣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我们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文章综合运用现象学的阐释学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从三个部分来探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教育意义。第一部分:巴赫金狂欢理论概述。首先步入巴赫金的狂欢世界,考察巴赫金眼中的狂欢世界的生活形态,聚焦于狂欢的公众广场,狂欢时间,怪诞肉体形象和广场语言等狂欢节因素,笔者感同身受的是这些狂欢因素都内在地焕发着一种“开放”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作为哲学家的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哲学意蕴——一种向他者开放的态度:它包括个人向他者的开放,官方文化向民间文化开放,传统思维向多元思维开放等。第二部分:通过以上对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生活形态和哲学意蕴的探讨,笔者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界定为一种“向他者开放”的态度。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反观教育,笔者认为,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这一理论的教育意义有三:(一)教育中孤独的个体向他者的敞开。在这里,从目前教育生活中单子式的孤独个体出发,笔者格外推崇巴赫金关于“关系中的主体”的思想。以此为基点,提出了“关系哲学”视域下的“关系教育学”的想法,深入分析了几位教育哲学家如杜威、弗莱雷、诺丁斯的“关系教育学”的思想。并且认为,这种“关系教育学”是对传统的“主体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教育学”的纠正与超越。于是,更加珍视巴赫金关于“对话”的理念,进而萌生“用狂欢再建关系”的想法。(二)教育中严肃封闭的生活向鲜活的狂欢生活的开放。巴赫金关于学校课余休息活动的论述,启发了我对于学校生活的另类思考。狂欢生活不是教育中制度生活的对立,而是二者的和谐共存;在狂欢中,人们之间的各种屏障被解除,世界变得自由而亲密。(三)教育中封闭、确定、线性的思维方式向开放、非确定、多元思维方式的敞开。在这里,笔者强调拒斥教育中一元独尊的绝对真理和否弃唯一的理性方法,而赞同巴赫金狂欢理论中蕴含的“多中心、多元多极和多视角的‘新思维’”;并且认为,这种思维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来说,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十分有益的清热解毒剂”。第三部分:对于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来说,在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方面,巴赫金“向他者开放”的态度给我启示良多。(一)在学生观上,学生是未完善的个体,他们始终处于发展和未完成之中,不能用僵化、死板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二)在课程观上,“课程即教学事件”,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和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是静态而封闭的文本。(三)在教学观上,教学是思维的一次次探求未知世界的探险活动,而不是封闭地执行教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