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议程极小值解的图像分割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之前,图像的平滑和分割是最重要的步骤,它们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近年来,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将图像的处理转为对偏微分方程的处理后,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大量成熟的数学工具,使得图像偏微分方法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理论上严谨,实用上有效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所研究问题归结为一个能量最小化问题,通过变分方法将泛函极值问题转化为对PDE的求解,然后把PDE的解作为图像分割后的结果。由于应用背景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基于PDE的分割模型。   本文首先对图像分割中常用的分割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阈值分割方法、聚类分割方法、边缘检测方法、函数优化方法、数学形态学方法、基于对象的物理性质的分割方法等其他方法。   重点是基于偏微分方程极小值解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首先阐述了曲线演化(Curve Evolution)理论,并引出水平集(Level Set)方法。其次,详细介绍了水平集方法,包括水平集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等。另外,用Li提出的一个新的变量方程来代替原来的SDF(Signed Distance Function),以加快水平集方法的计算速度、增强其计算的稳定性;(2)分析研究了S-L模型--基于水平集方法的Snake模型。Snake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活动轮廓模型,又称主动轮廓模型。主动轮廓模型按照曲线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参数主动轮廓模型和几何主动轮廓模型。系统阐述了两类模型的发展和优缺点,由于参数主动轮廓模型拓扑结构的变化不易处理,参数化形式复杂,所以几何主动轮廓模型应用更广。阐述了传统S-L模型的理论及不足之处,研究了改进的变量方程,来代替其中的符号距离函数SDF,省去了曲线演化后的每次符号更新的步骤,使得计算更简便,也更快。结合新的变量方程,实现了初始轮廓线在被分割目标外部、在目标内部以及一条直线等都可以很好地分割出目标的试验,很好地说明了新的S-L模型初始轮廓选取的灵活性和快速性;(3)分析研究了传统的基于Mum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分割图像的算法,研究了在传统的Mumford-Shah模型的基础上Chan-Vese提出的新的演化方法(Chan-Vese方法,CV方法),它具有初始轮廓选取灵活,不依赖于图像的梯度信息,仅依赖于图像的灰度信息,可以自动检测目标内部的轮廓而不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等方面的优点。本文对基于CV方法的图像分割进行了验证,分割效果很好。   最后,论文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线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操作研究学中的一个基本主题。以下主要针对在线算法中的两类典型问题分别做了相应研究。一、移动机器人在线构建地图的
多目标优化问题一直是科学和工程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何有效地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也一直是学者所追求的目标。早期,求解多目标优化常用的传统的数学规划方法。随着
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视频监控、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安全等各领域都迫切希望能够进行高效、准确的身份验证。人脸识别是一种根据人的眼睛、嘴巴等面部特征来自
本文的课题来源于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的实际项目——采油工程数据集成平台。该项目对采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系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勘探数据系统、院或采油厂生产系统等进
CTCS-3(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3)级列车控制运行系统是保障我国铁路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对于列车控制运
网格技术是近年研究较热门的一项技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也许就会是将网络中众多闲置的计算资源,存
路径规划问题是自动化移动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此问题的目的是在简单多边形环境中生成一条机器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之间的路径。如果搜索是在未知环境中进行时,即搜索环
随着仪器仪表发展,仪器仪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获取信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而今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更是成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
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s,简称P2P网络)是采用对等模式工作的计算机网络,是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目前,P2P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Internet环境下的文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科学的进步,同时人类对计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由于芯片制造上的物理限制,单CPU的速度已快接近极限,性能提高越来越难。因此,要想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