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为解决复杂的科研任务、提高科研生产力,开展有效的跨学科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科界限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壁垒,使得科研人员很难结识合适的跨学科合作者;加上对跨学科合作行为影响因素认识不足,致使跨学科合作很难切实开展。所以,全面了解学科的跨学科现状、识别潜在跨学科合作者并明确影响潜在跨学科合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有效开展跨学科合作的前提。因而,对潜在跨学科合作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构建期刊-学科分类体系并从引用与被引用两角度全面分析学科的跨学科现状。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蓝本,通过专家咨询等方式对该体系进行完善,最终得到涵盖7927种期刊和89个学科的期刊-学科分类体系。以引文数据中“刊名”字段与该体系进行学科匹配,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角度全面衡量学科的跨学科性,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第二,从引文分析角度构建作者潜在跨学科合作强度模型,计算作者间潜在跨学科合作强度,从学科层面识别主要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从引文数据中抽取出五种作者跨学科引文关系,计算各作者对间的潜在跨学科合作强度,最终识别出该学科与其它学科间主要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将识别出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归纳为知识互惠型、知识吸收型和知识辐射型三种潜在跨学科合作类型。 第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质性数据,分析得出影响科研人员潜在跨学科合作切实开展的主要因素。以扩充版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并融入“声誉”因素,构建科研人员潜在跨学科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SPSS22.0工具对在线收集到的图书情报学领域285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潜在跨学科合作的开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学科层面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识别方法,并构建了作者潜在跨学科合作强度模型。该方法为科研人员结识更多的跨学科合作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潜在跨学科合作者识别提供了新视角。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文以量化分析大范围揭示现存的潜在跨学科合作组合,以质性分析深入诠释影响潜在跨学科合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使研究成果回归于科研生活之中,对更好地开展跨学科合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