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及稻田寄生蜂的引诱效果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挥发物是指一类源于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萜烯类化合物等。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水稻可以通过其挥发性物质影响植食昆虫的行为,如对寄主植物的定位、取食以及产卵、驱避等行为。同时水稻挥发物尤其是虫害诱导的挥发物能明显的引诱害虫天敌,调控害虫与天敌的关系。所以利用挥发物进行害虫防治逐渐成为热点内容。本文以建立二化螟及两种水稻害虫寄生蜂的室内种群为基础,针对单种挥发性化合物对三种试虫进行活性组分的筛选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水稻二化螟室内人工饲养方法的改进研究与几种化合物对二化螟的引诱效果研究:采用茭白+人工饲料的饲养方法,二化螟幼虫的活性最高;对二化螟行为反应的研究显示其对水稻挥发物以及两种萜类化合物芳樟醇(0.1 μg/Kg、100 μg/kg)与p-石竹烯(0.1 μg/Kg,1 μg/Kg,10μg/Kg,100μg/Kg)有显著的反应。2.二化螟盘绒茧蜂室内继代饲养方法初探与几种化合物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引诱效果的研究:利用二化螟盘绒茧蜂对二化螟幼虫活体寄生的方法建立室内种群并继代饲养,出蜂量大且试验用虫质量高;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行为反应的研究显示其对反-2-己烯醛(0.1 μg/Kg,1 μg/Kg)、芳樟醇(0.1 μg/Kg,1 μg/Kg)、p-石竹烯(0.1 μg/Kg、 10 μg/Kg,50 μg/Kg)、罗勒烯(0.1 μg/Kg,10 μg/Kg)和2-壬酮(10 μg/Kg)的选择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差异。3.稻虱缨小蜂室内继代饲养方法改进与几种化合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效果研究利用水稻苗-褐飞虱-稻虱缨小蜂的复合体为基础模仿田间环境对稻虱缨小蜂进行室内种群的饲养,各虫态虫龄的稻虱缨小蜂混合发生,能够满足试验需求;对稻虱缨小蜂的行为反应的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空白相比,稻虱缨小蜂显著趋向于玉米粉;另外,反-2-己烯醛(50 μg/Kg)、反-3-己烯醛(1 μg/Kg、10 μg/Kg、50 μg/Kg)、芳樟醇(0.1 μg/Kg、 1 μg/Kg、10 μg/Kg)、β-石竹烯(0.1 μg/Kg,50 μg/Kg)、罗勒烯(1 μg/Kg)、a-蒎烯(1 μg/Kg)和水杨酸甲酯(0.1 μg/Kg、1 μg/Kg、10 μg/Kg,50 μg/kg)可显著影响其行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虫源是室内试验的关键所在。且水稻挥发物中确实存在能对水稻害虫及其天敌的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活性组分,对这些活性组分进一步研究有望开发治理水稻害虫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纪念杨刚学习杨刚吴冷西杨刚同志是现代中国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从早年参加学生运动起,做过作家、记者、评论家、驻外记者、国际事务活动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国际问题
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最近在全国省级、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台长会议上传达了今年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指示及对电视宣传的要求。艾知生同志说: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速度是世界
为了分析选矿广的矿浆或溶液,芬兰的奥托昆普公司发展了一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为辐射源的探头。分析的元素一般为铬、锰、铁、钴、镍、铜、锌、铅;用反散射来测定矿浆密度。每
一个英语教师要使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一方面要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搞好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英语教学水平才能
该项研究采用生产现场布点试验与实验室分析评定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参考国内有关单位东精制作技术和程序、以及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绵羊冻精制作技术程序、特
农作物对铜素的吸收和积累铜以离子态(Cu2+)和络合态被作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吸收的强度决定于土壤环境中铜的浓度和形态,吸收离子态铜比吸收络合态铜要慢。在络合态铜中,CuCDTA(环烷二胺四醋
热稳定性差和酶活性低是饲用β-1,3-1,4-葡聚糖酶(EC3.2.1.73,以下简称β-葡聚糖酶)生产和应用的瓶颈。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筛选具有较高酶活性的基因和构建高拷
东方广播电台开播半年来就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扬和热爱,是不容易的。是异军突起,是上海新闻广播事业的新收获,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一项新成绩。这次,《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等
塔里木河地处中国西部干旱区,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具有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特点。近50年来,在人类对自然水资源时空格局的改变为主要形式的扰动下,塔里木河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