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信息科学和产业,促进社会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信息化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促使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发生转变,导致人的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解放,也可能导致人的主体能力的弱化,出现人的异化。从信息论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以信息积累和传播为基础。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变革,不仅引发了人们认识的革新,也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什么是认同、谁来认同,认同什么、如何认同,这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基本问题,也是进行理论建构的关键部分。认同是个体在处理与外界的关系时,源于外在要求或自身需要,经过对比、筛选、整合,对特定对象产生的一种理解、赞同、接受的倾向性选择,并按照客体要求规范自我行为,在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较为稳固的关系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就是认同主体基于自身需要和价值偏好,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主动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来改造自身思想和行为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认同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效互动,是逐渐积累的、多循环的过程,认同活动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对认同主体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具有主动建构性、目的导向性、动态变化性。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一个有序变化的整体,认同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了完备的认同系统。大学生是重要的认同主体,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发挥对认同客体和环境的感受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整合加工能力,并伴有情感和意志指导下的认同行为的发生。大学生自身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则为认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客体就是人们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大学生认同的客体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同。教育者作为主体中介居于主导性地位,是连接主客体的纽带,是认同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跨时空、多维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者,既包括党和政府,也包括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在教育过程中,内容起着支撑作用,是基本要素,是对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的分割和细化,它具有鲜明的构成要素、层次区分和性质差异。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性内容的认同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对于非意识形态内容则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同。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同。方法是为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对方法的认同会使认同效果事半功倍。四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保证、导向、凝聚、激励、调节功能等,具有目标指向性、政策指引性、舆论导向性。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地位,才会顺应其目标要求,接受教育内容,认可教育方法,实现真正的认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认同,经历了认知、情感、意志三个阶段。在认知阶段,明确“是什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知识,明晰原理,知道它、学会它、熟记它。在情感阶段,会经历价值判断到价值选择的过程,明确“为什么”,最后才会决定“怎么办”,进入意志行为阶段。受教育者在认同教育内容的前提之下,将知识、观念、价值层面的认同外化为实践层面的认同。将知、情、意统一于行。当代社会信息化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影响日益凸显,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化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也会造成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平面化,最终影响认知的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个人能力。教育客体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空间、身份限制,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多元、开放、跨时空的信息网络为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使非主流、不正确的文化观念得以蔓延,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碰撞与融合,是非判断能力缺失,甚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拒绝或虚假接受。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虚拟空间呈现出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互补性的世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交往方式的局限,海量的信息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念,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但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和虚拟空间的过于迷恋,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丧失能动性。为适应不断加深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需要树立起符合信息化社会所要求的教育理念。坚持方向性与科学相结合,把目标导向和按规律办事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又要尊重个性差异。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尊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双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潜能。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采用理论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相结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需要优化教育环境。将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建设相结合,优化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以及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建设相结合,网上与网下教育相融合以保持育人环境的一致性,专兼职队伍相配合以提高教育工作的灵活性,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增强环境的约束性。需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反馈机制,优化认同系统,提升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