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的设置是中国素质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的举措。虽然全国到目前为止只有浙江省坚持使用《科学》合科教材,浙江省部分科学老师进行合科教学,但是《科学》课程是与国际《科学》教育接轨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整体的感知,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知识关联起来,构建开放式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剖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为高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将来大学毕业,乐于投身于开发新的技术,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军事,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然而,初一新生进入初中伊始,在《科学》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从而出现厌学等问题。本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对初一新生初中《科学》学习适应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文献法、谈话法和问卷调查法,笔者首先编制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再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谈话和访问获取有用的资料。第二章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概括了关于初中《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国内外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概况,并据此界定了核心概念“初中科学学科的学习适应性”。本文运用的研究理论基础是学习信息加工理论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第三章和第四章笔者总结了对任教的2个班的初一新生的《科学》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结果,对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学习信息加工理论和父母教养方式理论,对影响初一新生学习《科学》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因素包括了:中小学《科学》学科差异、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中小衔接教育缺失、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第五章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真实的教学案例,结合学习信息加工理论,针对初一新生学习《科学》不适应现象,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针对学科差异,加强小升初的衔接(2)充分开展实验,提高认知效率(3)指导元认知调节,优化元认知体验(4)及时家校沟通,指导教养方式。第六章笔者总结了本文的论点,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