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体制不完善等原因,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经济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经济弱势群体由于在资源占有和财富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救助才能走出困境。近年来,政府和社会通过诸多措施为经济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救助,并帮助部分人有效地改善了处境。但从社会救助的总体效果看,单纯的物质救助未能使经济弱势群体彻底摆脱困境,达到预期的救助效果。究其根源,经济弱势群体不同程度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救助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精神救助有利于帮助经济弱势群体维护和协调正常的人际关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针对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贫困问题而实施有效的精神救助,是提升社会救助效果的重要举措。 本文界定了弱势群体、经济弱势群体、精神贫困和精神救助等基本概念,分析了经济弱势群体形成的内因与外因,概括了当今社会重政府救助轻非政府组织救助、重救助形式轻救助结果、重物质救助轻精神救助的救助现状,并从自卑心理、依赖倾向、冷漠态度、仇视心理四个维度分析了经济弱势群体精神贫困的表现,以及精神贫困在自身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三方面的消极影响。文章对精神救助的价值功能做了分析和定位,提出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精神救助的原则,将深化认知、完善心理、解放思想和引导行为作为精神救助的主体内容,阐述了制定健全有效的政策、构建精神救助联盟、加强生存能力培训和构建和谐的支持环境等精神救助的多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