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河汾王氏家族文学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隋唐之际居住在河汾(黄河、汾河流域的交界地带)的以文中子王通,其兄王度,其弟王绩,以及其孙王勃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王氏家族作家群体所创造的文学。旨在通过对王氏家族在文学的继承和创新方面所做贡献的探讨,考察隋唐之际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承上启下的时代特点等。 第一章考察了王氏家族成员的生平、著述。在隋唐之际的三代作家中,有姓名可考的成员共计十七人,著述二十四种,今存四种,另外还有存于文集外的小说、诗赋等五篇。 第二章探讨了王氏家族对唐代主要文体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这一家族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古镜记》这一唐传奇的开山之作,对五言律诗的定型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以及辞赋、骈文等文体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章分析了王氏家族在以儒学为重的“三教可一”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的融合精神:王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了“三教可一”的思想,不仅在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下,有利于三教的协调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成为影响后世的政治、哲学和宗教思想,对于丰富文学的思想内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文学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对三教精神的包容和超越,使得王氏家族的文学更加丰富而深刻,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的文学。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王氏家族的文学游离于当时的主流文学“宫廷文学”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实践:王氏家族的主要作家以对自由和自然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洒脱傲岸、张扬个体精神的人生姿态实现了对魏晋风度的追摩和扬弃,在这种创作心态的影响下,他们走向了自然山水,对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章探讨了文学伦理学的概念,并从伦理学的视角考察,发现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在创作、诠释和教授等过程中都极为重视文学的伦理价值,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则受儒学式微以及文学自觉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忽视甚至造成了伦理价值的缺失而常被指斥为“亡国之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王氏家族为文学伦理学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唐宋的古文运动以及宋明理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王氏家族的作家在文学的审美价值的追求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在对江左遗习的超越和对“文过”与“理胜”的纠偏中,注重审美感情的表达,融合了南北文风,实现了对意境美的追求和建构。 在余论中本文提出,王氏家族的作家们在从“文学的自觉期”(魏晋南北朝)到“自觉的文学期”(盛唐)的过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指出尽善尽美永远是文学追求的目标。最后本文对王氏家族文化繁荣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认为家族对于封建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更多的学者予以关注和探讨。
其他文献
作为一部文艺理论经典,《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从时间上看,它上承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下启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最大限度地实现
王轩是清末山西著名的诗人、诗律学家、数学家、文字学家、地方文献学家、学者,一代宗师,张之洞抚晋时,择高才生别设“令德堂”,轩先兼讲席,后为专席,曾让人在令德堂中建四徵君祠,祀
近年来,我国的高中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无论是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还是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使高中教育的理念越来越贴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实施效
采用3因素混合正交设计在宁夏盐池干旱区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试验,连续2年对6个牧草品种的株高、密度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因素中品种对株高和密度的影响较大,有机肥和氮
介绍了基于BIM的工程造价大数据的来源,针对现阶段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的工程造价大数据下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水
四年一个轮回的世界杯让我等兴奋不已。巴西对克罗地亚,劲旅亮相;瑞典对英格兰,世仇之间的角斗;荷兰对阿根廷……这些在凌晨三点开踢的小组赛,我一网打尽。通过三年夜班编辑
真实之物如何存在于画面之外?李青近期的个展《大教堂》提醒了我们这个有趣的议题。展览之中无论是以物像映照的《节日完了》(2012)、《最后的主义——列宾之后》(2013),还是
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放在桌子上,又在桌子上放了一把米,然后把公鸡的头按住,强迫它去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最后他又扳开公鸡的嘴,把米
路遥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关注时代的变迁,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创作,作品充满了激人奋进的力量,被誉为“用生命和良知进行创作”的作家。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路遥作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