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食管炎Ⅰ号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及内镜下粘膜改善的情况,以确定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筛选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一科的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门诊病人共70例,并按照患者参与临床观察的时间顺序,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食管炎Ⅰ号方(柴胡15g、黄连5g、吴茱萸3g、牡丹皮10g、山栀10g、半夏10g、茯苓10g、白芍12g、旋覆花10g、浙贝母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35例)给以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每日早晨餐前1次,每次40mg;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90),三餐前服用,每次200mg,每日三次。1个疗程共4周,观察2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影响临床观察疗效的其他相关药物。对所有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临床观察结束后,依据两组患者的前后症状、胃镜积分、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情况。 结果: 1.依据中医症状评分量化标准进行评价,其中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临床治愈率为25.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临床治愈率为12.50%。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反酸,烧心,胸胁胀满或痛,胃脘灼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极具差异性(P<0.01);在烦躁易怒或者情志抑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两组在治疗前后内镜下食管粘膜改善情况的疗效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 4.在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方面,结果说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食管炎Ⅰ号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疗效较为突出,尤其在改善一些主要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食管炎Ⅰ号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药物安全有效,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