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济南市青少年的脚型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青少年年龄和性别差异对脚型特征造成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对2464名6-17岁青少年受试者的脚型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1221名,女性1243名。研究中通过数字摄像的方法提取了受试者的三维(3D)脚型数据,共提取了22个三维脚型参数,包括a)脚长,FL b)脚前掌长度,ForeL c)第一跖骨头到脚跟的长度,M1L d)第五跖骨头到脚跟的长度,M5L e)第五跖骨粗隆到脚跟的长度,TM5L f)脚宽,FB g)第一跖骨头到第五跖骨头的长度, FB-D h)脚跟宽度,HB i)第一趾骨高度,P1H j)第五趾骨高度,P5H k)第一跖骨头高度,M1H l)第五跖骨头高度,M5H m)足弓高度,ArH n)楔骨与趾骨交界处高度,CBH o)内踝下缘最低点高度,SphH p)内踝最突出点高度. MMH q)外踝下缘最低点高度. SphfH r)外踝最突出点高度,LMH s)距骨、胫骨交点高度,DH t)脚跟后最突出点高度,CH和五个直接测量的围度参数1.跖趾关节围,AB:经第4、8点的围度2).跗骨围,CDB:经第9、10、11、12点的围度3).跗跟围,GD:皮尺围住脚跟后经第11点的围度4).兜跟围,G2:皮尺围住脚跟后经第14点的围度5).踝间围,Inter-later:皮尺绕外踝第18点和第14点的水平围度。这些参数在处理时都与脚长(FL)做了标准化。ICC系数被用来标定测量的可信度。在数据分析中采用独立T检验(Independent T test)的统计学方法对男女受试者的脚型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 ICC系数的数值范围为0.819到0.999,误差范围为±0.5mm显示本次实验测量具有很高的信度与精度。 本次研究获得了青少年脚型参数的绝对数值和各年龄的生长值,分析了足弓高度(ArH)与脚长(FL)、年龄、身高、体重和BMI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比较了济南市与侗族、宁夏回族青少年足型参数的差异并将脚型参数与脚长做了标准化处理。 结论: 1.男性青少年脚宽大于女性青少年,8岁时男女青少年的脚长相似,其他年龄段男性青少年脚长大于女性青少年。 2.10岁和7岁分别为女性青少年脚宽脚长生长最快的年份。 3.济南市男女青少年在脚长、脚宽上大于侗族、宁夏回族青少年。 4.标准化后的大多数脚型参数呈“V字型”特征,济南市青少年脚型在11岁左右与其他年龄相差最大,此时脚型相对细长;脚趾、脚掌、足弓、脚跟高度较低;后跟较窄;内踝较低。 5.青少年脚型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外踝高度和跗骨关节围明显大于女性青少年。 6.足部围度呈现其特有的规律:幼童时期男性青少年在围度相对参数上大于女性青少年且在中童期达到差异的最大值。大童期男性的相对围度数值降低而女性数值升高,在13岁之后数值近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