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频中新型深度图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视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处理技术,它能够在视觉上为观看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多媒体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三维视频数据的压缩,如今最常用的方法是多视角加深度(multi-view plus depth,MVD)的编码方法。由于在这种编码方法中包含了多个视角的视频信息和相应的深度信息,因此容易产生大量的数据冗余,而为了减小这些冗余,一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压缩:第一,对纹理信息进行高效压缩;第二,在保证虚拟视角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深度信息进行高效压缩。深度图像内的大部分区域是平滑区域,重要的信息大都集中在边界区域,因此冗余也常存在于这些区域。本文根据深度信息图像的这些特征提出新型深度图像编码算法,目的是为了降低深度信息冗余,有效压缩深度信息。同时,经过本文算法处理的深度图像将被用于三维视频的虚拟视角绘制中,以测试新型深度编码算法在虚拟视角绘制中起到的效果。本文在三维视频的虚拟视角绘制过程中用到了传统的基于深度图像的三维视频绘制算法(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DIBR)和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空洞填补算法。本文主要针对三维视频的深度图编码展开研究,代表性工作包括:(1)根据深度图平坦区域较多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基于变换域下采样技术的深度图编码算法,将基于“智能填充”技术和基于“智能量化”技术应用于深度图像的变换域下采样中,并通过“率-失真”优化策略将两种算法分别与传统的编码算法相结合,实现了高效的深度图编码;(2)以高质量的图像插值重建为目标,对变换域下采样算法进行优化,在产生较好的插值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基于“智能填充”技术的空域下采样算法的编码效果;(3)实现了基于空洞大小的自适应空洞填补算法,通过对不同空洞采用不同的插值填补策略,有效提高了空洞的填补效率。最终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各种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深度图编码的效率以及产生质量较好的虚拟视角图像。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产品和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产品在版权保护和内容真实性认证方面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日渐成熟的鲁棒的和半脆弱的数字水印以及小波变换等技术,正逐
王海东,1968年生于北京,大专文化,1984年开始从事烹饪工作,现任北京瑞龙苑宾馆行政总厨.2005年被中国烹饪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会刊杂志评为“2004年中国餐饮业十大人物
认知雷达不仅具有接收自适应能力,而且通过接收端到发射端的反馈可以获得发射端的自适应能力,因此,认知雷达是一个闭环的自适应系统。MIMO雷达具有比相控阵雷达更高的发射自
随着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与通信领域一个活跃的研究分支。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高清,超高清的视频资源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大。此外,在大数据时代需要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视频资源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对
MIMO技术利用其空间子信道使高速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而OFDM技术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MIMO-OFDM的无线资源管理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且小区间干扰成为限制容量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 Based Image Retrieval,以下简称CBIR)是对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以及对象的空间关系等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组成图像的特征向量,通过图像匹配,最
目标成像是建筑物透视雷达探测的重要内容,其广泛应用于隐秘监视,灾难救援,反恐等领域,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际中建筑环境大多比较复杂,因此对多层墙体的研究具有很
波束形成,一种用于定向信号传输或接收的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导航系统。在声纳、通讯、雷达、地震、音响和麦克风阵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波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