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增龄过程中家兔小腿屈趾和伸趾两群肌形态学特征变化;探讨家兔屈伸趾肌群在增龄过程中肌纤维型在各年龄段构成比的改变,并进一步验证随着增龄,家兔骨骼肌三型肌纤维构成比的转化。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55只,雌雄不拘。2.动物依年龄分11组,每组5只,年龄段分别为2-3天、2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12月、24月和36月。3.分别取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称肌湿重,使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计数肌纤维型构成比、测量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横切面积。4.统计学分析。结果:(1)家兔屈伸趾肌群肌湿重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伸趾肌群在24月龄组达到最大值,趾长伸肌和 长伸肌肌重值分别为3.00±0.07g和0.62±0.04g,屈趾肌群在12月龄组达到最大值,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分别是4.83±0.04g和3.65±0.06g。至36月龄时,与24月龄组比较,趾长伸肌、 长伸肌分别下降1.67%、6.45%。至36月龄时,与12月龄组比较,趾浅屈肌、趾深屈肌分别下降21.53%、20.55%,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肌湿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2)NADH-TR组化染色,家兔屈伸趾肌群在2-3天龄组,可见I型肌纤维;2周龄组,可见I、II型肌纤维;4周龄组至36月龄组能分辨出I、IIA和IIB三型肌纤维。各型肌纤维构成比随增龄而变化,I型肌纤维在24月龄组: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分别是29.97%、21.68%、27.97%和14.38%,至36月龄四块肌I型肌纤维分别增加了0.66%、16.07%、1.17%和18.39%,其中 长伸肌和趾深屈肌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IIA型肌纤维在24月龄组: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分别是22.50%、32.20%、21.11%、32.16%;至36月龄组IIA型肌纤维: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深屈肌分别增加了25.86%、25.98%、15.70%,趾浅屈肌IIA型肌纤维下降0.43%,其中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深屈肌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IIB型肌纤维在24月龄组: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分别是47.53%、46.12%、50.92%、和53.46%,至36月龄IIB型肌纤维:屈伸趾肌,趾长伸肌、 长伸肌、趾浅屈肌和趾深屈肌分别下降了分别为16.94%、33.50%、0.47%、17.27%,趾长伸肌、 长伸肌和趾深屈肌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家兔屈伸趾肌群各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至12月龄组时增加到最大值,以肌纤维直径为例:趾长伸肌I型82.77±4.03μm,IIA型87.43±1.80μm,IIB型124.96±2.49μm; 长伸肌I型107.10±8.12μm,IIA型95.14±2.63μm,IIB型122.63±6.71μm;趾浅屈肌I型83.77±1.73μm、IIA型91.96±7.06μm、IIB型103.02±2.36μm;趾深屈肌I型71.68±1.42μm、IIA型81.63±3.22μm、IIB型88.83±3.37μm。在24月龄组肌纤维直径下降。至36月龄组时进一步下降,与12月龄组比较下降值为:趾长伸肌I型3.62%,IIA型13.54%,IIB型18.87%,其中IIA型和IIB型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 长伸肌I型21.54%,IIA型3.66%,IIB型23.86%,其中I型和IIB型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趾浅屈肌I型15.85%、IIA型21.85%、IIB型28.78%,三型肌纤维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趾深屈肌I型4.63%、IIA型23.63%、IIB型11.71%,三型肌纤维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家兔伸趾肌群至24月龄时肌湿重值最大,36月龄肌湿重下降。屈趾肌群12月龄时肌湿重值最大,在24月龄时开始下降。屈趾肌群肌湿重下降时间比伸趾肌群早,下降幅度比伸趾肌群大,肌湿重大的肌下降的百分比小于肌湿重轻的肌。(2)家兔肌4周龄时分出I、IIA、IIB三型肌纤维。36月龄肌,II型肌纤维尤其是IIB型肌纤维构成比减少,I型肌纤维呈增加趋势,出现小角化肌纤维和肌纤维类聚现象。(3)家兔屈伸趾肌群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值,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至12月龄达到最大值,IIB型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最大,IIA型居中,I型最小。至36月龄时,II型肌纤维直径和面积下降幅度大,IIB型肌纤维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