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pt调控炎性环境中前成骨细胞的IL-6表达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炎症导致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受损,炎症反应的程度与局部和全身性骨丢失的程度密切相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炎性介质网络的关键成分,在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是一个多功能蛋白,研究发现,Nampt调控干细胞成骨分化,具有决定成骨细胞谱系命运的作用;同时,Nampt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中表达上升,被认为是固有免疫反应的中介物质。在炎性环境中,Nampt对成骨分化和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明确Nampt在炎性环境中,调控成骨分化和炎症反应的机制,为治疗炎症性骨丢失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以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为研究对象,(1)首先通过脂多糖(LPS)体外诱导MC3T3-E1细胞,建立前成骨细胞的炎症反应模型,通过RT-q PCR和ELISA检测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情况,通过CCK-8、ALP染色和ALP生化定量,观察炎性环境下,成骨细胞受抑制的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确定不同LPS浓度刺激下Nampt的表达量,筛选出合适的LPS诱导浓度。(2)然后采用成骨诱导基质培养细胞0、3、6、9、12d,通过ALP染色、RT-q PCR和western blot,明确Nampt是否随着细胞成骨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接下来,使用抑制剂FK866抑制Nampt活性,通过NAD+/NADH分析、ELISA、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实验,明确抑制Nampt表达对成骨分化和炎症反应的下调作用。之后,利用腺病毒基因沉默或过表达Nampt基因,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敲低和过表达效率,及对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再在LPS诱导的情况下,调控Nampt表达,通过RT-q PCR、ELISA、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IL-6分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及对成骨分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下一步,利用抑制剂和激动剂改变Nampt-NAD+/Sirt1回路中的关键蛋白Sirt1的表达,观察IL-6分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及对成骨分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在LPS诱导的炎性环境下,Nampt对前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和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3)最后,采用腺病毒转染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同时向包块注射生理盐水或100ng/m L LPS,观察4w。通过骨组织切片化学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Nampt的体内促成骨作用。结果:(1)采用0~1000ng/m L的LPS诱导MC3T3-E1细胞,当LPS浓度>100ng/m L时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ALP染色减弱、活性降低。LPS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RT-q PCR和ELISA检测到LPS诱导细胞分泌IL-6,未检测出IL-1β和TNF-α分泌。LPS诱导使Nampt表达增高,100ng/m L的诱导浓度下,Nampt和IL-6表达增高最明显(P<0.01),将该浓度用于后续试验。(2)随着成骨诱导分化时间延长,Nampt表达上升(P<0.01)。Nampt抑制剂FK866抑制细胞成骨分化,减少NF-κB活化。腺病毒sh-Nampt、ad-Nampt及阴性对照sh-con、ad-con以MOI=300转染细胞,48h后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未转染病毒组和转染空载病毒组细胞的Nampt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ampt基因沉默使Nampt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至40%左右,Nampt过表达则使Nampt的蛋白表达上调至2倍左右,Nampt基因沉默及过表达的前成骨细胞模型构建成功。下调Nampt表达降低了成骨分化标志物ALP、Runx2、Col1a1和OCN的表达(P<0.01),而Sirt1表达增加(P<0.01);过表达Nampt增加了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P<0.01),Sirt1表达下降(P<0.05)。(3)用含或不含100ng/m L LPS的培养基诱导细胞,同时沉默和过表达Nampt。Nampt、Sirt1、IL-6和TAK1在LPS诱导组表达明显增加,NF-κB p65磷酸化水平上升(P<0.01);Nampt沉默后,IL-6、Nampt和TAK1的表达下降,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而Sirt1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Nampt过表达后,IL-6、Nampt和TAK1的表达增加,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细胞免疫荧光显示,LPS促进NF-κB p65向细胞核内转移,Nampt过表达进一步促进了NF-κB p65的核转位,而Nampt基因沉默抑制了NF-κB p65的核转位。在LPS诱导的炎性环境下,Nampt基因沉默使成骨分化标志物ALP、Runx2、Col1a1和OCN的表达进一步下降(P<0.01),细胞成骨分化明显受抑。Nampt过表达对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超越了Nampt活化NF-κB信号通路对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补救了LPS刺激造成的成骨分化抑制。(4)采用Sirt1的特异性抑制剂EX527与100ng/m L LPS共同培养细胞,转染空载病毒的阴性对照组和Nampt基因沉默组的Sirt1m 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EX527降低了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IL-6分泌下降;成骨分化标志物ALP、Runx2、Col1a1和OCN的表达也下降(P<0.05),成骨分化受到抑制。使用NAD+前体NMN(100μM)或Sirt1激动剂SRT1720(5μM)与100ng/m L LPS培养细胞,发现NMN增加了Sirt1和Col1a1的蛋白表达;SRT1720促进了p-NF-κB p65、Runx2、Col1a1和OCN的蛋白表达,NMN和SRT1720补救了LPS对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5)体内实验共分为4组,包括:ad-con+NS组、ad-Nampt+NS组、ad-con+LPS组和ad-Nampt+NS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显示4组均有骨形成,可见ad-Nampt+NS组骨块中大量未成熟骨小梁和蓝染胶原组织;ad-con+NS组和ad-Nampt+LPS组也可见到较多蓝染胶原组织;ad-con+LPS仅见少量胶原组织形成。茜素红染色显示红色钙化基质,ad-Nampt+NS组的成骨细胞矿化结节最多,其次为ad-con+NS组和ad-Nampt+LPS组,ad-con+LPS组的矿化结节最少。ad-Nampt+NS组和ad-Nampt+LPS组的Runx2、Col1a1和OCN表达均明显高于ad-con+NS组和ad-con+LPS组,说明在非炎性环境和LPS刺激造成的炎性环境下,Nampt都具有促进体内成骨分化的效应。Nampt过表达补救了LPS刺激造成的成骨分化受抑制的现象。结论:(1)LPS刺激小鼠前成骨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活化,分泌IL-6,使Nampt和Sirt1表达增加,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受到抑制。(2)在LPS诱导的炎性环境中,Nampt和Sirt1同时参与前成骨细胞的NF-κB活化和成骨分化过程,二者产生叠加作用;增加Nampt和Sirt1表达可以补救LPS对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3)在裸鼠皮下异位成骨中,LPS抑制成骨细胞分化、胶原产生、骨基质矿化和骨小梁形成,Nampt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胶原产生、骨基质矿化和骨小梁形成,Nampt过表达可以补救LPS对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密切,易受空气中有害吸入物、细菌、病毒等侵袭引起各种急、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而长期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气道黏液高分泌、支气管迂曲阻塞、呼吸通气功能受损等一系列肺部病理改变,其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对呼吸道慢性疾病的发展、转归意义重大。气道黏液是由水、离子、血浆蛋白渗出物等混合黏蛋白(mucin)组成的黏性胶状液体,能通过黏附气道内吸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FGID)疾病之一,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长时间或反复间断性的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等,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临床按罗马Ⅳ标准划分成二类,分别为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与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
【目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肺炎一直是引起人类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和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S.pn)是引起人类肺炎的两种主要病原体。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宿主可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而不会有大的后遗症,但如果宿主不能控制入侵的病原体并消除持续的炎症,就会导致重症肺炎并引起死亡。已知,与流感相关的重症
肺纤维化(P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结构破坏以及瘢痕的形成[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尽管已经开发出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方法,但肺纤维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病程进展肺纤维化的患者不可避免地的出现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引发极高的死亡率[2,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纤维化的疾病机制涉及上皮-间质转化(EMT)[4,5]。在这种转分化过程中,上皮细胞最
目的:诱导hiPSCs分化为hiPSC-CMs,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评估AMPK与hiPSCs分化成熟的关联。探讨AMPK调节线粒体功能对hiPSC-CMs成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使用PGM1培养基复苏培养hiPSCs,通过显微镜观察hiPSCs生长状态,免疫荧光检测hiPSCs的多能性。(2)通过时序性调控Wnt信号通路的方法诱导hiPSCs为hiPSC-CMs,免疫荧
第一部分基于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特征,以期为头颈部血管内介入治疗及颈部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1)对左、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
背景目前,肺癌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癌症,在癌症死亡中排在首位。在临床上,采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提高了对周围性肺病(PPLs)的检出率。早发现早诊断对具有高度恶性风险的PPLs至关重要,同时可以避免对良性病变的过渡治疗。CT引导的经胸穿刺术(CTTTNA)可以从肺脏中获取周围肺组织,因此被广泛用于PPLs的组织学诊断,但是也存在发生气胸的危险。尽管在基于支气管镜引导的检查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
背景:心肌损伤类疾病发生后由于心肌不可再生,器官捐献来源稀缺,即使积极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此时干细胞替代疗法的出现为心肌损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多种可被诱导成心肌细胞的干细胞中,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由于它的众多优点受到了更为广泛关注。然而研究报道hiPSCs分化而来的心肌细胞(hiPSC-CMs)虽具有心肌细胞的自发性搏动,表达心肌特异性离子通道基因,出现心肌肌节结构等,但其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可能造成心肌严重损害。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MI/RI的研究,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I基因表达谱,探索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
背景: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高且近1/3的患者不能耐受,因此探究其发生机制,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尤为重要。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重要的炎症调控因子,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在钙化瓣膜组织中PGRN降解片段显著增加,且自噬水平异常,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