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39年摄影术被发明后,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记录手段,人类的观看方式被改变了。当一个机器设备可以捕捉眼前出现的人、事、物,使之成为永恒时,人们为这一切可以像镜子一样展现在面前感到惊异。通过凝结的瞬间,丰富了观者的认知,让其更为容易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人们也怀着好奇走到那个神奇的镜头前,去探求镜头中所留下的自我身影,那时个人自拍摄影也就形成了。个人自拍的创作对象正是创作者自己,听上去似乎单一,却呈现出千人千面,甚至是一人千面的效果。追溯摄影的历史,自其诞生之后,个人自拍便成为摄影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它通常以一种记录性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创作者的手段出现。可是,个人自拍中所呈现的“自恋”情结,常常使得这类摄影作品保受偏见。因此,在早期个人自拍一直游离于艺术创作的边缘。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渐渐的受到摄影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在现当代,自拍摄影的地位已发生很大变化,摄影师们利用这一特殊的摄影形式探寻自我、关注自我,并借它成为身份认同与阶级归属的利器。他们所拍摄的这类作品已在现代的视觉文化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人自拍已经从艺术家或摄影家的圈子渐渐向社会大众蔓延,像这样的自拍图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自拍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流行趋势。近年来,学术界对个人自拍摄影给予关注和研究也日趋增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逐渐面世。然而,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这些有关信息只是细碎、零星地出现在一些摄影史著作、译著、艺术刊物和学术论文上。例如,2014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当代摄影中自拍肖像的解析》,此文以当代摄影中的自拍肖像摄影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作者仅用了文章的一小节略有提及自拍肖像的历史,只是以历史的角度为切入点,对自拍肖像的类型加以分类并解读,也分析了成像过程背后的心理原因。然而对于个人自拍的历史,正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个人自拍的历史是短暂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就更加短,根据这些有限的资料,人们显然不可能对个人自拍史形成一个整体而准确的认识。关于个人自拍的诞生、发展与变奏,以及自拍照所蕴含的主题就知之更少了。个人自拍与我们社会的总体发展相关,作为流行文化样式,它的存在不应该被我们所忽视。这是对艺术品质对关注,更是对在当下对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情感发展与精神需求的关注。因此,本文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上,将个人自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个人自拍发展的物质基础即摄影技术、性别文化、心理因素这三个维度对个人自拍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在个人自拍史的技术角度,从绘画中的自画像引出,分析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关系。再进入摄影技术发展史,从传统摄影到数码摄影,再到时下流行的“自拍神器”如,手机、自拍相机、自拍杆等;在文化角度,以女性主义作为理论工具,试论在摄影初期,技术决定了男性作为拍摄主体,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随着摄影技术和摄影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女性主义的思潮推动下,女性也逐渐成为摄影主体,主体的变化,许多优秀的女性摄影师孕育而生。由于当代充斥着各种女性的个人自拍,但是这些自拍像似乎又在刻意的迎合男性的审美,从而提出假设,当代个人自拍摄影是否又在回归男权?在心理角度,自古以来,“认知自我”就是难题,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心理、拉康的“镜像阶段”以及“自我”心理对个人自拍心理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