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我国碳排放及碳转移特征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swl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受益于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贸易和资本的频繁流动导致我国的碳排放和碳转移问题日趋严峻。厘清我国碳排放和碳转移的现状及特征,找出影响碳排放和碳转移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开放经济下的国内与国外生产、国内与国外需求,系统全面地估算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深入分析了最终需求、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探究了开放经济下影响我国碳排放及碳转移的驱动因素,明确了开放经济下我国碳排放及碳转移的主要特征。本文以国内碳排放、双边贸易隐含碳和对外直接投资碳转移为主要研究内容,构建了开放经济下我国碳排放及碳转移的研究框架,并以此进行相关特征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区间为2000~2014年。本文首先基于“生产者负责”原则从排放源视角估算了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处理起源的碳排放量;利用本文构建的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基于“消费者负责”原则从最终需求视角计算了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引起的碳排放量;利用双边贸易隐含碳估算模型计算了我国同219个国家/地区由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分别引起的隐含碳排放量;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碳转移估算模型,量化计算了我国与180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引起的碳排放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碳排放和碳转移的产业分布特征;根据双边贸易净隐含碳排放量,探讨了国际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引入“无贸易/投资情景”假设,探究了我国双边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加权平均结构分解模型,分别对最终需求引起的碳排放、双边贸易净隐含碳排放和对外直接投资碳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考察后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趋势逐渐减缓;双边贸易使得我国为其他国家/地区承担了大量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引起的碳转移也不容忽视;我国双边贸易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非常小,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全球碳减排;影响因素中,能源强度因素显著减少了我国最终需求引起的碳排放量,能源结构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减排作用;但我国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差距,这些因素又是导致我国双边贸易净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由于其高效、绿色、环境友好的优势,在能源转换和环境治理领域被重视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卤氧铋(BiOX(X=Br,I))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
某工程上部土层软弱,不宜作为天然地基,下部好的土层埋藏较深,中部土层具有湿陷性,经讨论采用灰土垫层。本文对灰土垫层进行计算,设计灰土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验算软弱下卧层
介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性质及其在溶蚀性骨架控释片剂中的控释作用与用法。
作为对名著《简·爱》改写,小说《藻海无边》通过解构男权中心,对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进行重新塑造。通过女性主义理论对本篇小说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藻海无边》
目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脑内一种生理性屏障,能够调节离子和分子进出脑实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BBB主要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必须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通过研究
本文阐述了国内苏丹红染料在食品中的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优化方法,以
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相同的基因型产生多个表现型的特性被称为表型可塑性。物种之间表型可塑性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学意义。本文比较研究了濒危植物杭州石荠苧(Mosla
自从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焦点之一。时至今日,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铜氧化合物的知识。虽然对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现
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既不同于西欧,也不同于美国,具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关注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进展全貌,厘清其改革思路,分析其改革特征,可以为我国深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