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股价信息反馈效应的视角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人”的假设认为市场活动中的参与者具有完全的理性。但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经济行为中的参与者并非总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决策中往往还夹杂着其他更加情绪化的成分,例如对未来前景和自身能力过于乐观。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论表明,过度自信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这种情况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更加明显。根据高层梯队理论,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绩是其管理者个人特征,包括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因此通过高管的过度自信来研究企业的特征、行为和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的CEO来说,过度自信的CEO高估了外部噪音信号的质量,高估了自己的个人能力,低估了企业未来所面临的风险。因此,过度自信的CEO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是其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CEO的过度自信情绪必然会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股价的信息反馈效应视角出发,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过度自信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的非同步性会对过度投资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同时,CEO的过度自信情绪会抑制股价的信息反馈效应,从而加剧过度投资。此外,本文还针对其他可能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反馈效应,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因素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包括两职合一、企业股票收益率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结果表明:两职合一的情况下,由于CEO拥有更大的权力,受到更少的监督,此时CEO更可能坚持自己的投资决策,而不太会在意外界不同的声音,因此股价的信息反馈效应起到的作用更小,更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当企业的股票收益率较高时,由于CEO过度自信情绪的存在,股价的信息反馈效应会被进一步削弱,因此无法起到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少时,过度自信的CEO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更少,股价的信息反馈效应会被进一步削弱,因此无法起到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
  最后,本文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我国当下资本市场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深化我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的理解,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各个城市的贸易自由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9.58%,城市的规模、经济总量均在不断增加,这些势必会对我国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影响企业对劳动者的选择、影响不同行业进出口企业的所处产业链的位置来开拓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提高个体正规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使各种技能的劳动
对于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问题,国家一直在采取整治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但国内市场分割问题是中国长期存在且难以消除的。虽然短期来看,国内市场分割可以通过在地区之间建立壁垒来降低本地企业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企业产品价格的提升;但就长期而言,国内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成本压力过大,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创新能力降
学位
伴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阶段性使命,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我国制造业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取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关键。但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长期处于服务逆差的地位,量、质均不能与先进国家相比较,这一事实进一步凸显了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从而提高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的质量水平,进而提升制造业生产
学位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我国经济环境内外部都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正在从以往的数量速度型增长转换为质量效益型增长,而不管是哪种经济增长都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是否会产生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
学位
并购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向来是理论界和工商界讨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深入,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建设主体的政府和企业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积极投身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购作为企业扩大规模和实现自我转型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企业并购绩效做出评价以及研究并购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
学位
外汇市场作为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一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不仅会破坏金融体系的平衡,还会对本国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不仅进行了一系列汇率制度改革,还加快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在岸人民币汇率(1)变化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其汇率波动更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冲击。由于人民币市场存在在岸和离岸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知识经济集聚也随之加深,全球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凸显。在我国正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果已居世界前列,但其背后主要推力是研发投入,我国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建立在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上,因此应将区域创新效率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加以关注。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部,创新活动往往较密集,在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过渡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已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已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如何使制造业在规模变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自身加成率,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这是迈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想要持续稳健发展必须要破解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我国作为制造业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的银行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得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逐渐激烈。本文从银行业竞争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推进金融开放已是各国的必然选择。金融业稳步有序地开放在一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中至关重要,因此,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金融开放战略作为金融改革计划的重要支柱甚至核心支柱。我国对金融开放的探索始于改革开放,如今已走过40余年历程。金融开放为新时代“金融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金融开放之“水”既能载经济增长之“舟”,亦能产生波动而覆经济增长之“舟
专业机构投资者在消息攫取、数据分析和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其他投资者难以毗及的优势。他们利用这些专业优势能够有效获取市场信息,敏锐把握市场动态,并及时对市场动态做出迅速反应,以避免过度波动对资产造成损失。也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化常被认为是市场一种理性的存在。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中,机构早已取代个人成为市场投资的主力军。自1990年,我国机构投资增长已有三十年,其中“超常规”发展理念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机构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