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化学是自然学科之一,在不同的层面创造与转化物质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与我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时代的使命。化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STSE内容,这些内容关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研究和分析教材中STSE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着眼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两种静态文本分析,期望解决以下问题:课程标准对STSE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当前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自然学科之一,在不同的层面创造与转化物质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与我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时代的使命。化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STSE内容,这些内容关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研究和分析教材中STSE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着眼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两种静态文本分析,期望解决以下问题:课程标准对STSE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当前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已融入的STSE内容有哪些?教材的编排呈现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进行STSE教育和研读教材。本研究调查了高一年级教师对教材中STSE内容的关注度和了解情况;然后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可用于化学学科教材中STSE内容的分析量表;基于该量表,本文用内容分析法从科学或技术事件及其社会情境、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影响、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与技术的影响、争议的问题和决策过程6个一级维度和25个二级维度对人教版必修教材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从数量和呈现方式来看,人教版必修教材中STSE内容数量可观,呈现方式以本文为主,其中正文和栏目的呈现大部分缺少插图的搭配。“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呈现方式以文字和插图搭配呈现。(2)从知识广度上来看,事实性知识最多,情意类内容最少。(3)从完整性上来看,一级维度的完整性良好,二级维度则有5项缺失。(4)从与课程标要求一致性上来看,总体上符合要求,仅有1条标准未涉及。在量表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知识和能力层面挖掘“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与章节内容的联系,并提出教学建议;最后,本研究从教材层面和教学层面为STSE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资源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如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取得一个平衡,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难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环保和节能的主力军之一,受到了各国的青睐。但是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当前,对于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整体性研究尚少,一般均只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
齿轮是重要的机械基础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风电等装备领域,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单元,其性能直接决定重大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现代装备对功率密度、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航空、航天、风电、军用车辆等领域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高速、重载等极端苛刻服役环境,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问题日益突出。从全球范围看,因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导致的装备事故屡见不鲜,使得齿轮接触疲劳成为限制现代齿
滑坡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人类受其危害由来已久。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国内,滑坡也是频频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大大增加。大量政府主导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开始立项实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随着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滑坡治理工程开始逐渐向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滑坡管理项目倾斜,滑坡治理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越来越重要,而研究滑坡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是造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以“生态源地-生态阻力面-生态保护与修复优先区域”为核心思想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范式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科学、准确的生态源地识别体系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的长时序生态源地空间变化分析能够筛选造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的因素,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建议;“点-线-面”的生态安全要素识别与优化对维持与改
本文以一种新颖的角度——借鉴化学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剖析学习动力学。试图结合化学学科与学习动力研究,形成有学科特色的学习动力学理论体系,并试图编制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学习动力量表,用于表征高中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动力发展状况。基于这些目标,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得支撑数据,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并基于该模型编制了较科学的学习动力量表与调查问卷。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学习动力调查问卷
文章选取南京熙南里历史地段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分析其业态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特征、文化传承表现度,通过梳理历史地段的业态现状问题,提出历史地段业态调整建议,旨在为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的业态调整提供参考。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进入学校课堂逐步普及,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引起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Koehler和Mishra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本文对新手和熟手化学教师的TPACK从整体与各维度现状水平、观念与教学实践、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TPACK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化学教师TPACK现状
当今的国际世界己经进入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技术正引领着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并不断地进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教育的实施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个人能更加科学、理性和自信地面对复杂的技术世界。因此,对教科书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以十个大概念统领整个高中生物学的课程,提出了“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通过大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建立生命观念,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学习目标。本研究依据《课标》对人教版(2019)《分子与细胞》模块提出的两个大概念进行分析,梳理大概念下的重要概念、次位概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化学知识包含在物质科学领域,学生以单科形式接触到化学已经是九年级了。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之间如何衔接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本研究将笔者在一线教学和化学教学专业知识的优势相结合,对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