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生境底栖硅藻分类和生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来自厦门湾和湖南金鞭溪两个不同生境的底栖硅藻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并且在国际上发表了4个硅藻新种,报道了5个海洋底栖硅藻中国新记录种,对金鞭溪底栖硅藻分类及生态学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报道了两个淡水硅藻中国新记录种。主要结果如下:发现了厦门湾4个底栖硅藻新种:  喙状布纹藻(Gyrosigma rostratum Liu, Williams and Huang,sp.nov.)发现于厦门湾的潮间带低潮区。其壳面为披针形,具有伸长的喙状顶端;壳面相对于纵轴和横轴都对称,不呈“S”形。壳缝直,具有大约两度的壳缝角。外部中央壳缝末梢向同一方向偏转,并且为同型种。喙状布纹藻独特的特征是其壳面具有一个冠层,即一个大约长4.4-4.8μm和宽0.8-1.1μm的月形硅质袋盖物,其遮盖了每个顶端附近的中轴区和两列孔纹。喙状布纹藻属于附沙生底栖硅藻,生活在海岸盐度小于30 ppt的咸水环境。  厦门布纹藻(Gyrosigma xiamenense Liu,Sterrenburg et Huang,sp.nov.)发现于厦门湾的潮间带中潮区。其壳面大且呈“S”形,具有平行的两边。壳缝胸骨只有一个弯曲。从壳面外部看,一列圆形穿孔出现在壳套上;同型的近端壳缝末梢首先向相反方向偏转,然后两个末梢的终端部分都几乎与纵向线纹平行延伸。从壳面内部看,在壳面初生侧,一列最靠近壳缝胸骨的点纹被细小的似帽子一样的突起物部分遮盖,但是在壳面次生侧却不存在这样的结构;近端壳缝末梢首先是棒形且变宽,然后两个末梢的最终部分形成两个“T”形的缝隙,每个缝隙被一细小的桥状结构与棒形部分隔离;有一个蠕虫状的硅质条坐落在中央结的中线上。厦门布纹藻属于泥生底栖硅藻,生活在海岸盐度小于30 ppt的咸水环境。  香蕉菱形藻(Nitzschia arierae Liu,Blanco et Huang,sp.nov.)和高氏菱形藻(Nitzschia gaoi Liu,Blanco et Huang,sp.nov.)发现于厦门湾潮间带中潮区。从具有管壳缝-冠层系统来推断,这两个种都属于菱形藻亚属。两个种的壳面皆呈现出背腹之分。对于香蕉菱形藻来说,壳缝系统位于壳面中央,冠层与壳面在支持点融合,被冠层所遮盖的壳面区域具有孔纹。对于高氏菱形藻来说,壳缝系统位于壳面中央或者略微离心,两个较大的冠层从壳缝附近向外伸展,而两个较小的冠层从每个横向肋向外伸展并遮盖了线纹,被冠层所遮盖的大部分壳面区域不具有孔纹,具有两个显著延伸的喙状顶端,其皆向腹侧弯曲或者仅一个顶端向腹侧弯曲而另一个顶端呈直线。这两个菱形藻都属于泥生底栖硅藻,生活在海岸盐度小于30 ppt的咸水环境。Canal-raphe-conopeum system(管壳缝-冠层系统)这一硅藻学术语在国际上第一次被提出和使用。  报道了5个海洋底栖硅藻中国新记录种: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取自厦门湾潮间带的硅藻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5个中国新记录种:附生链形藻(Catenula adhaerens)、坎特深拟卵形藻(Cocconeiopsis kantsinensis)、史氏双壁藻(Diploneis stroemii)、朝鲜沙生舟形藻(Moreneis coreana)和曼氏舟形藻(Navicula mannii)。对这五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在电子扫描显微镜图片中对它们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展示,对它们的生境和分布进行了报道;对于史氏双壁藻和曼氏舟形藻,补充了原始描述中没有提供的必需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特征。  湖南金鞭溪底栖硅藻研究:  对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金鞭溪底栖硅藻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发现金鞭溪水体的电解质含量为中等偏贫乏,共发现46个底栖硅藻种类,鉴定出43个,其中有2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即亚哈德逊曲壳藻克氏变种(Achnanthessubhudsonis var.kraeuselii)和链状微小曲壳藻(Achnanthidium catenata)。大部分种类都给出了电子扫描显微镜图片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金鞭溪底栖硅藻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但是种类多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在冬季底栖硅藻的多度最高。一些种类具有异常的壳面形态出现,可能是由于溪流电解质含量不断增加所致。能够适应于金鞭溪的最优硅藻指数为异常硅藻百分比(Percent Aberrant Diatoms),其值为0.52±0.2%。
其他文献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t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TGF-B家族的一类蛋白质生长因子,其中hBMP-7(又称OP-1),除了具有常位/异位诱导骨形成的作用以外,在发育过程中还能对多种
以草原和稀树草原中木本植物多度的增加为特征的草地灌丛化,是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但灌丛化的生态学效应目前仍存在争议。对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特征与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
学位
背景介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1](Ribonuclease Inhibitor, RI)是分布在胞浆内酸性糖蛋白,分子量约为50KDa[2],其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5.5,三级结构呈对称的马蹄型。RI包含15个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P)[3],而且每个RI分子中含有32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至少30个半胱氨酸的巯基以还原型巯基的形式存在,还原型巯
唾液酸(Sialic acid,Sia)是自然界中一系列酰基化形式神经氨酸衍生物的统称。唾液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参与识别;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参与机体免疫
试验采用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两优培九(LYP9)、培矮64s(PA64)、扬稻6号(YD6)、汕优63(SY63)、珍汕97(ZS97)、明恢63(MH63)、武育粳3号(WYJ3)、Lemont、Ceysvonic为供试材料,进行土培试验,分别设置施氮量为0kgN/ha(NO)、125kgN/ha(N125)和208 kgN/ha(N208)的三种氮水平,研究不同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光呼吸、氮
酒店行业经营的主要产品是服务,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酒店的发展前景。新时期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酒店发展需求,提高酒店管理质量,满足客户对酒店的需求是酒店行业当
本文阐述了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植物来源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该基因的诱导和表达特性,并对该基因转基因植物的性状进行讨论。为了对白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