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间的密切交流,使得其构成要素,如语言、习俗等不可避免地具有他种文化的色彩,呈现出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杂合”。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其作用在于将原语中体现的文化移植到目的语文化中去。而不同语言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源流、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叙述模式,因此造成语言之间的异质性、差异性,既而决定了“杂合”是译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的翻译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本论文选取了中国清末国学大师辜鸿铭和20世纪末美国著名汉学家安乐哲的两个颇具代表性的《论语》英译本,以“杂合”概念为视角,通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研究两个译本中出现的“杂合”现象,各自的杂合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两种杂合译本的作用来说明《论语》英译本杂合的必要性及必然性,从而为论证“所有译本都是杂合的”这一论断提供新的例证。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介《论语》及其在西方的译介情况,回顾了学者对辜鸿铭和安乐哲的两个《论语》英译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章阐明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即杂合理论,并介绍了翻译中的杂合及其研究成果。第三章分别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的杂合现象进行对比研究。语言层面,分析了两译本在词汇、句法,语篇翻译等方面的不同杂合表现;文化层面,揭示了二者在翻译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因素时所采用杂合策略的差异。第四章基于对第三章的分析,探讨造成差异的内外部原因。内部因素包括文化的特性和文化间的关系,外部因素则涉及文本、译者、读者三个方面。第五章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包括其主要研究成果、局限性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