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警察这一社会现象产生后,就在社会中承担着特定的警察职能并扮演着相应的角色,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警察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主政者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有序运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警察在这个时期扮演着何种角色?这是一个深值得探讨问题。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取材于发生在和谐社会中的一个连续性警察现象—“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事迹,以社会学角色理论为基本研究范式,对和谐社会中的警察角色进行分析论证,勾画出和谐社会中的警察角色特征。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论证,在和谐社会时期,警察扮演着服务者、执法者、秩序维护者三大角色并突出服务。由于社会主体的多元期待,警察在回应社会期待,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又呈现出多元化的角色特质。社会主体对警察期待内容上的矛盾,加之警察在回应社会期待过程的错差,这导致中国的警察角色冲突,这反映在警察与社区关系上,一方面要求警察与社区“亲密接触”,另一方面又要求警察与社区“保持距离”的矛盾“话语”出现。而在社会实际中,角色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警察的角色冲突不利于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对警察的角色冲突进行角色调适,将警察的角色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警察角色调适包括自我调适与社会调适两个方面,社会的发展与警察的自身的规律性特征,警察的角色调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贯穿于警务发展的反馈控制过程。对和谐社会警察角色的研究,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取材的实证材料进行解剖,揭示和谐社会时期的警察所根植的社会生态环境,不同的社会主体对警察的内在诉求,而这些因素正是警察角色扮演的决定性要素;第二部分阐述从实证材料中所勾画出的警察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多元化特征,警察的多元化角色冲突以及其表现在警察与社区关系上的矛盾话语,并对角色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警察的角色冲突引发的角色调适问题分析,在角色调适问题上,警察需要理解新的时代环境对其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主观条件(警察素质)审视,定位于服务、执法、维持秩序角色并突出服务,以其将角色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