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方言虚成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栖霞方言属北方官话,是山东方言东莱片的一个方言点。本文全面、系统地描写栖霞方言的形尾、助词、介词、副词和连词,揭示其特点,并对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某些专题进行探讨。  全文分两部分,上篇是分类考察,下篇是专题讨论。  上篇分类考察栖霞方言中所有的虚成分(虚词与形尾),比较各类虚成分与普通话相应成分的异同,描写其意义和用法,描写重点主要放在与普通话有差异之处。如相当于普通话“了1”“了2”“了1+2”的“儿”、“了”、“□[(e)]了”的用法及从中所见的有价值的现象;表示经历的形尾“过”和事态助词“来”;有“使然”和“非使然”之别的两套表持续的虚成分、两套表所处的介词、两套表所从的介词;表继续的“下”;表先行的“□[cin]儿”;连词“管”;相当于普通话“不”、“没”、“没有”的副词及其在用法上的纠葛等等。在描写栖霞的语言事实并与普通话进行细致比较的同时,为了看清本质或追寻因由,有时还列举山东方言尤其是东莱片方言其他点的事实并进行比较分析。  下篇以“大三角(古—方—普)”的视角,对栖霞方言虚成分方面某些有重要价值的现象进行理论上的综合探讨或演变过程的探索。如从栖霞形尾“儿”和普通话“了1”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异论证栖霞和普通话的某些句式(动结式、动趋式、连动式等)处在不同的历史层次上;从栖霞方言的相应成分分析普通话三个“了”的纠葛;栖霞“儿”、“□[(e)]”、“了”、“□[(e)]了”的语源关系的探讨;“待”“着儿”的来源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使然”、“非使然”语法范畴在栖霞的表现;栖霞兼作连词、语气助词、语气副词的“啵”及其演变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全光分组交换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讨论了光分组交换节点的功能和结构及其实现光分组交换网的关键技术 ,对光分组交换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玉篇》是《说文解字》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楷书字典。《说文解字》讨“篆摘之原”,《玉篇》疏“隶变之流”。清代学者常以《玉篇分作为校正《说文解字
虚构作为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学者们常从文学心理活动的想象性上解释何为虚构,来探讨虚构得以存在的心理机制;或是用审美创造来解释虚
《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不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
本文讨论了“九七工程”中的多种网络协议对网络管理的影响 ,阐述了VLAN建立的具体方式 ,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提出了在“九七工程”中VLAN的配置策略
近年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散布到北京地区以外的区域学习的来华留学生大约占总人数一半。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次方言地区,面临着大量来自外部自然语言环境的输入的
本文对入网方式中的一种———受端入网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并主要针对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之间采用这种方式提出了几种实施方案 ,以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字数在全书中占了将近一半,这是这部小说在语言上的一个重要特色。曹雪芹之所以创作了如此丰富的人物语言,这是有道理的。传统小说是讲述故事的叙事文学
韩国M&S工业株式会社的专利技术SRAP工艺是采用镀锌软钢丝束(简称SR加固材料)对混凝土梁体施加预应力,采用AP多功能复合干砂浆(简称AP砂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的综合加固技
本文介绍了早在甲骨文时代,方位词作状语就有两种格式:“介词+方位词”作状语和方位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而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方位词直接作状语占统治地位,“介词+方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