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关元、神阙对艾滋病脾气虚腹泻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体重、生命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为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腹泻寻求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
方法:选择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艾滋病脾气虚腹泻患者122例,按行政村整群抽样随机分为艾灸组41例、中药组47例、西药组34例。艾灸组:艾条灸,足三里、关元、神阙,1次/日,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4个月;中药组:参苓白术丸,6g/次,3次/日,口服,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4个月;西药组:氟哌酸胶囊0.2g/次,3次/日,思密达散剂,3g/次,3次/日,口服,同服7天,停服氟哌酸继续服用思密达至60天,停药后观察4个月。治疗期间每10天、停药期间每1月记录主症、次症、舌脉体征及体重等,治疗前及停药4个月填写生命质量量表,治疗前、治疗60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B超、大便培养。观察结果后,将所有合格病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三种疗法对腹泻症状、有效率、体重、生命质量、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
1.对临床症状的影响艾滋病脾气虚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主症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次症体倦乏力、脘腹闷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腹痛,同时参考舌象和脉象。根据研究观察所得数据表明,艾灸疗法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好,中药疗法作用亦可,优于西药疗法。停药后,艾灸组和中药组疗效平稳,西药组症状有所复发,远期作用不如艾灸组和中药组。艾灸组在治疗10天的时间点上,对大便次数的改变作用较快。不论是单个症状还是综合症状,在治疗时间上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上,除食欲不振、神疲懒言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临床有效率的影响腹泻症状有效率比较:艾灸组治愈23例,显效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2.7%;中药组治愈21例,显效6例,好转例18,无效2例,有效率95.7%;西药组治愈3例,显效7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70.6%。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艾灸组治愈8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中药组治愈8例,显效18例,好转例18,无效3例,有效率93.6%;西药组治愈0例,显效5例,好转23例,无效6例,有效率82.4%。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对体重的影响艾灸组治疗后体重平稳上升,中药组与之接近,西药组波动较大。三组在组别和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三组生命质量的6个纬度得分在治疗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分呈下降趋势,表明三种疗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命质量。从组别上看,三组除在躯体活动、睡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精神状态、疼痛、社交隔离、情感反应四个纬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在改善后四个纬度方面作用较好,中药组作用接近,优于西药组。艾灸法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5 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三组在治疗前、治疗60天和停药4个月的同一时间点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B超、大便培养比较显示,治疗前ALT、AST、Cr、大便常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表明三种疗法对大多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6 安全性分析三种治疗方法均安全。
结论:艾灸疗法对艾滋病脾气虚腹泻具有确切的疗效,起效快(10天左右),持续效应好,复发率低,且能使患者的体重平稳上升,改善其生命质量,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