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标记效应(the effect of text signals)是指使用文章标记(如,高亮、下划线等)可以在视觉上增加标记内容的感知度,提高学习者对标记内容的学习效果。有关知觉不流畅效应(disfluency effect)的研究发现,降低学习材料的知觉流畅性(如,缩小字号、模糊字体等),可观察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保持成绩的提高。本研究将文章标记与不流畅操纵相结合,考察不流畅标记(即降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标记效应(the effect of text signals)是指使用文章标记(如,高亮、下划线等)可以在视觉上增加标记内容的感知度,提高学习者对标记内容的学习效果。有关知觉不流畅效应(disfluency effect)的研究发现,降低学习材料的知觉流畅性(如,缩小字号、模糊字体等),可观察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保持成绩的提高。本研究将文章标记与不流畅操纵相结合,考察不流畅标记(即降低标记内容的知觉流畅度或者在材料中有选择性地进行不流畅操纵)对文本学习的影响。研究通过设计两个实验,使用眼动追踪技术和行为实验方法,旨在回答如下问题:与高亮等凸显内容的方式相对,降低内容可见度的标记是否产生更明显的标记效应;不流畅标记是否影响学习者的文本阅读模式;不流畅标记的比例大小对文本学习效果产生何种影响。实验一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同时设置控制组,对比凸显标记(标红)和不流畅标记对文本的学习效果与阅读模式影响的异同。实验二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在文本中采用不同比例的不流畅标记对文本学习的影响。综合两个实验的发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流畅标记同凸显标记的作用相似,能提高文本标记内容的理解与保持,并且不会抑制从属内容的学习;学习者在阅读不流畅标记时的阅读模式与无标记文章不同。(2)不流畅标记在文本中使用比例大小直接影响文本学习效果,表现为:标记量少的文章学习效果优于标记量多的和无标记的文章;使用过多不流畅标记与不使用标记在阅读模式与学习效果上均无显著差异。(3)不流畅效应受文本材料中知觉不流畅操纵数量的影响,适量的不流畅操纵使不流畅效应更加稳定。
其他文献
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1961年)中提出“隐含作者”与“不可靠叙述者”,研究作者与叙述者、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对于纪录片文本而言,也存在着与小说文本相对应的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观众。那么,在目前社会文化语境下,一些用情节化、戏剧化叙述方式来增强故事性的纪录片,同样可以借鉴虚构作品中的不可靠叙事策略。笔者结合纪录片毕业作品《毕业二十七》的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创作实践,探究纪录片第一人称叙事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情况是体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尝试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征、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情况进行对
未完成感一直是具象变现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的一项。它关乎了观察中的场域与物的不断流变。绘画中感受与表达的不断变换。审美前理解和审美补全的介入也让作品不断变完整。在这些变化中,作为创作者随着时间变化个人经验变化在写生绘画中让作品更加的“完整”和审美主体和展览主体也一同参与这个“完成”,一起共同完成作品,而作品本质上对于所描绘之物与空间的“真”的本质其实都是未完成的。而这些“未完成”部分的分析我将借用王少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口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口译活动中,译员只有听懂并理解了源语,才能呈现出好的翻译。而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以及自身语言知识的不足是他们提高翻译业务水平道路上的拦路虎。笔者作为英语口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理论有所涉猎,其中图式理论给了笔者以重要的启示。因此,本文以笔者的一次交替传译实践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还有形式图式三个方面,探讨图式的建构对译员的重要
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净化水体、提升水系景观的品质,对于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城市的综合魅力,实现美丽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十八大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对于城市水系景观的研究大多从规划设计和整治角度进行,较少对城市水系景观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因此对城市水系景观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改变现有的水生态环境
由韩礼德所提出的衔接理论给翻译研究者以很大启迪。本文从衔接理论的视角探讨《诗经》英译文比较问题。论文选择理雅各和许渊冲两个英译本作为具体的研究语料,以衔接手段重复、指代、省略和连接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关雎》、《采葛》、《静女》等在这两个译本中的呈现方式,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剖析由此引致的译文表达的重点与重现诗歌含义程度的差异。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衔接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原文表达的再现或缺失在
有限责任公司至诞生之日起,其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的公司特质就决定了股权转让行为将成为公司资本转换和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的常用手段。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近乎停滞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变得愈加纷繁复杂,现有制度已不适应市场和时代需要,因而亟需完善。完善制度的关键不是对具体漏洞的修补,而是关注制度的构建,找出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以近三年明溪县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业务为分析样本和
威斯坦·休·奥登作为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诗人与评论家之一,其战争长诗《西班牙》(1937)和十四行组诗《战争时期》(1938)都是他亲赴西班牙与中国战场归来后有感而发的杰出诗作。作为奥登战争题材诗歌的代表作,这两组诗歌不仅是对战争的抒写,更是战场经历引发的奥登对战争与现代文明关系的一种伦理思考。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选取《西班牙》和《战争时期》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理论支撑,重点挖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为特点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其中口译对促进沟通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通过语言形式来传递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认知心理学当中,图示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它有力地解释了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准确地描绘了人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心理模式构建过程,诠释了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思维因循路线。本实践报告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以笔者某次政治学讲座的现场交替传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逐渐打破地域、形式的限制,各国凭借自身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全球服务价值链各环节,服务分工全球化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伴随着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张,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且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领域。因此,在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服务价值链嵌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成为中国贸易转型升级的紧要课题。本文利用世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