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访问约束随机系统的可估计性和可辨识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化控制系统、大规模复杂控制系统的发展,通信访问约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访问约束系统的能控能观性、稳定性、LQG控制、H∞控制等方面,而关于访问约束随机系统的状态可估计性、参数可辨识性以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信息论和控制论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讨论了访问受限情况下线性离散随机系统的状态可估计性、参数可辨识性以及可估计性和能观性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从信息论的视角考察了线性离散随机系统在访问约束情况下的可估计性问题。针对系统中存在的访问约束所带来的通讯冲突现象,采用一个二值向量函数描述系统中各个输出信号的通讯状态。针对这类对象,根据由互信息定义的可估计性概念,讨论了访问约束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得出了在输出检测信号传输存在访问约束情况下的状态可估计性条件。解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合理的通信序列,使得系统在访问约束情况下,能够保持其状态可估计性。(2)讨论了在访问约束条件下随机系统的可估计性和相应的确定性系统的能观性之间的关系。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线性随机系统的可估计性和确定性系统的能观性之间的联系,得出了当系统状态变化阵满秩时,当且仅当其相应的确定性系统为能观测时,取值于离散初始状态的随机系统为状态可估计的这一结论。(3)对于参数的变化为Gauss-Markov过程描述的时变线性多变量系统,将其输入输出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用系统状态可估计性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来解决时变参数在线辨识问题。针对这类对象,运用信息论的测度和方法,根据由互信息定义的可辨识性概念,讨论了用一个二值函数描述输出信号传输状态的访问受限系统的时变参数在线辨识问题,得出了在输出检测信号传输存在访问约束情况下的参数可辨识性条件。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合理的通信(接入)策略,使得系统在访问受限情况下,能保持模型参数的可辨识性。研究表明,在访问受限情况下,通过合理的选择通信策略,可以保持系统的可估计性、可辨识性等性能。研究工作和得出的结论再一次验证了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研究控制问题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平台。
其他文献
湿法腐蚀工艺是制作衍射微光学元件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基于硅的特定晶向特性,利用微电子加工工艺在硅基片表面制作多种复杂的微细结构。相比其他方法,本文研究的湿法腐蚀工艺,仅需单步光刻和两步湿法腐蚀就能够制作出表面形态良好、微细结构较为复杂的衍射器件。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控制及成本较低等特点。本文采用湿法腐蚀工艺,设计和制作红外、太赫兹波段的振幅调制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波段选取中红外(3-5微米)和远红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观念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
特征提取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征提取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不相关最佳鉴别矢量集(UODV)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变流系统的控制技术是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选取背靠背双PWM变流器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并仿真了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电机侧、电网侧的变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电机侧研究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并对两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建立了网侧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针对电网侧分析了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的原理,并对传统直接功率
图像局部不变特征不直接依赖于图像灰度,具有较强抗干扰性,能更好的处理复杂空间变换关系。但是由于图像局部不变特征提取过程的复杂性,不使用特殊硬件的普通个人计算机非常难满
当前,无人机在军用、民用、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军事领域中的侦查、打击等任务显得由为突出。因此,对无人机相关技术的研究得到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相
卫星自主定轨是指卫星在不依赖地面站的情况下,仅运用星载观测设备进行轨道确定,其能够提高卫星运行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航天任务成本。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
由于大量的物理对象的模型是高阶动力学系统,利用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出来的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与广义对象模型可比的阶次,而低阶的控制器无论从实现的方便性角度来讲,还是从实现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一种全性能的钻井技术,具有机械转速和井身轨迹控制精度高、井眼净化效果好、位移延伸能力强等特点,是导向钻井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在对旋转导向钻井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已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前进的一支主力军,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文化的大学生队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学生的基础在于对学生充分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