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现有临床辨证思维﹑辨证计量数学模型以及诊疗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辨证元”模型思想,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研制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系统;抽取临床病案样本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辨证元”模型的准确性,探索该模型的准确性影响因素。 方法: 以中医辨证基本思维特点为基础,以证素辨证体系为理论依据,建立“辨证元”计量诊断模型的基本框架,阐述辨证元的概念﹑基本性质﹑证素属性﹑运算规则﹑证型判定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假设,建立辨证因子﹑辨证元﹑证型的权值量化方法,辨证元的基本运算模型,“辨证树”算法以及证型判定模型;以《中医诊断学》的诊断知识为推理基础构建辨证知识数据库,并根据数学模型与算法研制中医临床诊疗系统“红棉一号”;通过随机抽取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四个医院的临床病案样本共8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以及主要症状﹑体征﹑证型,建立临床病案样本数据库,对“红棉一号”临床辨证系统进行证型判定测试,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四组样本的证型分布﹑可信系数﹑区分系数﹑证解系数﹑吻合率﹑准确率等多个测试指标。 结果: “辨证元”模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将证侯有机地组合形成能够代表证型诊断性质的辨证单元,它同时反映了病位与病性两个基本辨证要素,具有完全性﹑唯一性﹑整体性﹑等效性的基本性质,其通过“叠加”与“激发”的独有运算规则使证型的权值发生变化,最终以各证型的总权值比较确定诊断的证型;“辨证元”数学模型以证型的证素属性作为坐标系,将证侯与证型的证素性质转化为多维高阶的多变量数据结构,建立“证侯—辨证元—证型”的半量化辨证推理模型与“逆向N叉树”辨证算法;临床病案测试表明,“辨证元”模型的总体辨证准确率高达95.1%,吻合率为93.6%;误判样本中与原病案不吻合的原因:系统辨证错误占样本总体的4.9%,原病案辨证错误(误诊)占的比例为0.7%;其它原因占样本总体的0.9%;误判样本中判定错误的原因:可信系数低于系统阈值占总体样本的2.2%﹑区分系数低于系统阈值占总体样本的2.3%﹑其它原因占总体样本的0.3%。 结论: “辨证元”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辨证计量诊断方法,并构建了反映辨证元与证型之间映射关系的数学模型及推理算法,在一定程度上直观模拟了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临床病案样本测试表明,“辨证元”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辨证准确率,同时表明导致辨证结果与原病案诊断不吻合的主要原因是模型自身辨证失误,而影响模型自身辨证失误的主要因素是证型多义性以及辨证信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