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女故事是一种储量丰沛的类型故事,学者将巧女故事界定为:在以家庭或家族问题为中心的境域中展开的,以展现故事女性主人公聪明才智为目的的生活故事。①它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心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从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巧女故事的研究,基本限定在文本研究或情节类型的归纳上,这样看来,对“巧女”故事进行深入的社会性别意识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以现有收集成册的民间巧女故事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细致的甄选和分析后,从社会学和文艺学的角度,对民间叙事中所展现的性别意识进行了一番探讨,其中重点阐释了这种性别意识的成因以及巧女形象中性别意识的具体表现,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论文。首先,本文对不同类型的巧女故事所体现的性别特征进行梳理,特别关注从故事本身透视出来的性别角色的超常性。其次,研究故事叙述中性别意识的具体表现。这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是概述巧女身上表现的双性化特征,二是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内容中,主要是揭示其与现实社会女性地位的强烈反差,以及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巧女”形象双性化的成因。再次,论述故事中巧女形象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所体现的女性的尴尬处境。这个部分的内容概括为:男权话语里与民间故事中女性地位的矛盾、民众塑造的男性化女人。最后,对故事所包含的社会性别意义进行研究,探寻其对女性自我角色认知的社会功能。这个部分分为两个方面:家庭关系及婚姻模式的理性思考、女性的自我塑造与重建。总的来说,巧女故事典型而概括地反映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作为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受到封建礼教长久统治的国家的文化的特色。故事中的巧女形象包含了民间大众对女性的各种期待,记载了的社会性别意识变迁和文化发展,传承着女性聪慧机巧的精神品质。对其进行性别意识研究,可以深化对民间的妇女观认识,而且对于推进女性学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