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后期,由于受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的直接影响,在文人士大夫中禅宗心性理论广泛流行。他们在晚明社会掀起了重主体、崇自我,肯定人情物欲为合理的个性解放思潮。这股哲学思潮深深影响了晚明士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并影响了文学观念的转变。公安派倡导的“性灵说”即是这一转变的代表观点。“性灵说”视性灵为真常之体,视性灵为虚灵,视性灵为自性流行,其理论的建构是以禅宗心性论为基础的。公安三袁不仅参禅问道,对禅宗心性论有独到的认识与体悟,他们还将禅宗的心性理论应用于创作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性灵说,同时他们也以“性灵”作为文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晚明文学观念的革新。性灵说受到禅宗心性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禅宗的离经慢教精神的影响,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摹拟蹈袭之风,主张文学以抒写一己之真性情为内容,使文学由模拟古人转向为描写现实中人的活泼泼的心灵世界。其次在性灵说的理论建构上,受禅宗心性论视心为恒常本体的影响,形成了性灵说以表现人的真常性灵为对象的文源论;受禅宗心性虚空说的影响,形成了性灵说尚趣绌理的风格;受禅宗任运自在的修为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性灵说创作上尚质尚淡的审美取向。本论题的选择是试图在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这个大的思维框架下寻绎禅宗心性论对性灵说建构的作用,以此为个案,深入认识佛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