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利用美英双边档案文献并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在双边视角维度的基础上探讨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的演变,同时重视美国的北约核政策及其对美英核关系的作用与影响。艾森豪威尔时期正值第二次核革命之际,热核武器与导弹的诞生,对东西方关系乃至各阵营内部的关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美国在丧失绝对核垄断地位之后仍然保持对苏核优势地位,但却日益遭遇苏联在各方面的挑战。尤其苏联在核武器与导弹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被视为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在此美苏互有攻守的阶段,美国遏制苏联的基调不变,但在策略与手法上均有所变化。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核威慑”战略,强调核武器在军事外交中的作用:尊崇“集体安全”理念,加强对外援助与合作,重视盟友在联盟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对英核政策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弦更张,一改杜鲁门时期中止与英国核合作的做法,同意并加强两国的核合作,并最终建立起美英核联盟关系。美国还视英国为其推行北约核政策的重要阵地,在其推行北约核化政策与“多边核力量”设想过程中尤其重视英国在其中的作用。美国不仅在英布署中程弹道导弹,而且还试图将英国核力量纳入到北约“多边核力量”之中。战后连续几届英国政府保持了核政策的连贯性,奉行坚持建设独立核威慑力量与追求美国的核保护与合作并举的双轨核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英国政府如其所愿实现了其政策设想,既拥有了本土核力量,又与美国建立起亲密的核联盟。英国从美英核合作关系中获益良多,但也须面对其对美国核信息与技术尤其是导弹技术愈来愈依赖的窘境。英国取消本土“蓝光”导弹项目而转而购买美国“闪电”导弹便是明证。这不仅再次引起了国内对本土独立核威慑力量存在的政治辩论,而且也凸显出其双轨核政策的内在矛盾。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最终实现了核合作,确立了核“相互依存”关系。此过程充满着矛盾与纷争,远非和谐一致。美英克服矛盾与分歧,形成一种稳定、有效的核“相互依存”关系。之所以如此,这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其中苏联在核武器与空间技术的进步所起的催化、促动作用值得重视。在美英核“相互依存”关系中,美国自始至终占据主导与优势地位,英国则显得弱势与依附,是一种不对称的核“相互依存”关系。然而,英国坚持建设本土核威慑力量又部分地抵消了此种依附性,英国对美国的核依赖属于“相对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