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规范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标准的外延不断扩展,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趋凸显。对标准的控制能力和标准化的水平,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为标准化能够完成经济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任务,标准和标准化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取得成功的战略工具。标准是国家和地区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的重要手段,是商品贸易全球流通的重要基础,以标准化手段为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在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标准竞争成为了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标准已经不仅只是生产企业里生产合格产品的依据,标准已经在如何使产品占领市场进而走出国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者可以称之为是标准的生产属性,后者则是标准的贸易属性。而且标准的贸易属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标准是一个国家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民族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占领了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国际间、地区间、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的竞争,尤其是国际标准己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更加使得许多国家千方百计地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主动权、发言权,并竭力在国际标准中反映本国的要求,体现本国利益。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标准化战略作为国家产业技术战略的延伸和深化,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标准战略、企业标准战略,以及建立国际标准组织和制定标准规则,构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标准体系,占据了科技、产业和商品贸易等领域的制高点,并把控制国际标准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笔者认为,标准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制度安排,标准化的产生是和人类经济社会与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标准化的作用与经济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标准的需求和实施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国家发展的程度。进入新世纪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的发展进入到工业化的中期,特别是入世前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才凸现出来,各方面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中国标准化工作落后的局面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化的内在需求,同时,中国现行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国经济界、理论界对标准化的作用及经济学机理关注和研究显得薄弱,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角色和政策着力点仍把握不定,对中国标准化事业及时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要求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面对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尽快实施既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又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保护中国企业利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同时还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挑战的标准化战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使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认识到,标准化战略是标准化实现经济社会目标的平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必要保障,是提高国家和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支撑。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内容,从阐述标准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入手,对标准化的作用、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论述了标准化对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名牌创建的影响机理,得出标准化与自主创新、竞争力和品牌建设密切相关的结论;着重运用公共政策与制度分析理论(IAPP)论述了标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标准化依靠私人投入将导致市场失灵,得出了公共财政应当支持标准化的结论,提供了政府支持和干预标准化的依据以及角色定位和公共政策着力点建议。然后研究了国内外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情况,分析了青岛市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先进地区开展标准化战略的经验,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制定和实施青岛市标准化战略的意义、目标和任务,以及原则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