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翻译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从翻译主体及其间性与译者主体性角度,以贾平凹《浮躁》的英译本Turbulence(葛浩文译)为语料来揭示译者个体在翻译实践中能动性的发挥对译本生成的影响。在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翻译主体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译者的特殊文化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逐渐突显了出来,可以说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支持了翻译主体研究的学术“合法性”。
近几十年来,翻译的主体性研究意识日益觉醒,而对主体和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的探讨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从仅仅强调主体或主体性,认为翻译活动只局限于作者或译者、或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继而提出主体间性,认为翻译活动有赖于主体之间彼此交往,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翻译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澄清了关于翻译主体的不同理解,指出如果“翻译”一词指具体的翻译行为时,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如果“翻译”一词指翻译过程,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均为翻译主体。本文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指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进行了回顾,结合目前译者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问题。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必然涉及到翻译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翻译的主体间性。本文同时也探讨了翻译主体间性的由来,发展和内涵。
享有“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美誉的美国学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用“既要创造又要忠实——甚至两者之间免不了的折中的——那股费琢磨劲儿”阐发自己“拿汉语读,用英语写”的翻译理念,特别提出用“写”而不是“译”来强调其对“忠实”与“创造”翻译的追求。本文拟以贾平凹《浮躁》的英译本Turbulence(葛浩文译)为例,在文学翻译和创造性叛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葛浩文作为翻译的主体,为完成翻译任务,在翻译主体间性的前提下,如何在《浮躁》的翻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实现翻译主体的“创造性叛逆”。本文最后指出创造的目的不是叛逆,而是为了更加“忠实”地、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各个层次方方面面的意义,“创造”并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措施,或离经叛道,而是文学翻译的最佳选择,也是惟一的正确途径。也就是说,“叛逆”是形式,而“忠实”才是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