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弗雷泽(1950-)是美国当代的一位新起作家。《冷山》作为其文学生涯的首部小说一经出版便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颂扬,并荣获199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与《飘》并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双璧”。在《冷山》中,弗雷泽运用敏锐的时空感和散文式的写作风格深刻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然而,弗雷泽的关注点并非局限于人物的塑造,而是通过展现这些人物在生活困境中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和经历的精神成长,来审视当时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引言、主体和结论,其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查尔斯·弗雷泽的基本信息;小说的艺术成就和主要内容;国内外对《冷山》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动机、问题、目的和研究方法;该论文的结构框架。主体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在理论视角基础上对文本中蕴含的伦理关系和道德价值的剖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它的西方渊源和发展,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勃兴以及该理论对《冷山》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艾达从对自然持有一种观赏态度到逐渐融入自然,在此过程中,她从自然中寻找到了归属感,获得了生活的动力。鲁比天生就与自然有着亲密的联系,在她看来自然和人类是一样的,有灵魂和情感。英曼在归乡途中,无论是对自然的阅读还是对自然的亲近,都从中得到了无限的慰藉,精神上对自然的依赖是支撑英曼回到家乡的动力。在本章中呈现了查尔斯·弗雷泽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诉求。第三章讨论了小说中所呈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首先,分析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艾达和鲁比,因为困窘生活所迫,她们从生活中的伙伴关系逐步演变成情同手足的姐妹。其次,男主人公英曼身经战争的残酷之后踏上返乡之旅,在艰难的返乡历程中他经受了种种诱惑最终与家乡的爱人艾达团聚;与此同时,艾达在爱人生死未卜,他人觊觎自己美貌的困境中,忠贞不渝守望爱人的归来。弗雷泽为读者呈现了感人肺腑的爱情史诗。最后,在以美国内战、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背景下,三位主人公与其他种族的相处始终表现出平等、尊重与友爱的态度。总之,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中,传达了弗雷泽对和善、友爱的伦理诉求。第四章探讨了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小说中三位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理性和伦理意识在不同的伦理困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使自我得到了升华,实现了人类由凡入圣的终极追求。艾达在遭受命运巨变之后,从一位南方名媛蜕变成生活的强者。鲁比对父亲的愤恨导致自我身份错置,在艾达的伦理启蒙之下,她最终实现伦理身份的重构。精神幻灭的英曼,在家乡的感召之下踏上返乡之旅。返乡历程中他的人性逐渐复苏,最终以生命的代价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查尔斯·弗雷泽的《冷山》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有道德规范、合乎伦理的社会,从而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以及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冷山》中所蕴含的伦理关系,剖析人物的生活状态,不仅为解读文本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读者提供了道德榜样和伦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