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和糖尿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因糖代谢紊乱,长期高糖环境可以促进肝癌进展,糖尿病是肝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发现E2启动结合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高糖环境中表达升高,并且可以促进肝脏肿瘤的进展。在肿瘤发展机制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
【基金项目】
:
项目名称:高糖、高脂条件下肝癌细胞的E2F1与EMT表达的关系研究,项目合同编号:2017GXNSFAA198097,项目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起止时间:2017年7月-2020年6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和糖尿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因糖代谢紊乱,长期高糖环境可以促进肝癌进展,糖尿病是肝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发现E2启动结合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高糖环境中表达升高,并且可以促进肝脏肿瘤的进展。在肿瘤发展机制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使肿瘤细胞在某些环境中向间质性的表型改变,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动力和早期标志。大量研究表明,高糖是细胞发生EMT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糖条件下肝癌细胞E2F1与EMT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高糖促进E2F1高表达的基础上探讨E2F1与肝癌细胞EMT的相关关系,并初步探索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观察高糖条件下Huh-7肝癌细胞的功能变化:根据培养基所含糖浓度分为对照组(糖浓度为5.5mmol/L)和高糖组(糖浓度为25mmol/L),分别作用于Huh-7肝癌细胞。采用CCK-8试验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侵袭试验和划痕试验分别比较两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2.探讨高糖条件下Huh-7肝癌细胞E2F1与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培养细胞至48小时,采用Western Blot的实验方法检测两组细胞E2F1及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α-SMA)的蛋白表达;用qPCR的实验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E2F1及E-cadherin、Vimentin、α-SMA的mRNA水平。3.探讨高糖条件下E2F1对Huh-7肝癌细胞EMT的影响:高糖条件下培养细胞,瞬时转染siRNA-E2F1和Negative Control siRNA,分别记为HG+SIE组和HG+NC组。转染48小时后用Western Blot和qPCR的实验方法验证E2F1的沉默效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试验分别比较转染后两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最后检测E-cadherin、Vimentin、α-SMA的表达情况。4.探讨β-catenin的表达与E2F1促进Huh-7肝癌细胞EMT的关系: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观察高糖促进肝癌细胞EMT时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当细胞转染siRNA-E2F1和Negative Control siRNA后,再次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两组细胞β-catenin的表达。结果:1.高糖条件下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增加。在不同糖浓度培养基作用于Huh-7肝癌细胞后,CCK-8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在0h、24h、48h、72h时吸光度值分别为:0.174±0.002、0.417±0.015、0.714±0.007和1.392±0.034,高糖组细胞分别为0.178±0.003、0.512±0.013、0.797±0.027和1.473±0.014,对比两组细胞,高糖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强(P0.05)。结论:1.高糖条件下可通过上调E2F1增强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细胞发生EMT。2.高糖条件下可促进Huh-7细胞β-catenin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对双胎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为保障轻型地贫合并双胎妊娠的母儿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1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双胎妊娠合并轻型地贫产妇42例为双胎地贫组(研究组)、双胎妊娠不合并地贫产妇197例为双胎非地贫组(对照组1)、单胎妊娠合并轻型地贫产妇173例为单胎地贫组(对照组2)。采集产
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建立C6-Wistar大鼠模型,明确肿瘤周围水肿区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浸润。第二部分利用2D多体素~1H-MRS、3D-ASL、DKI三种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联合定量分析高、低级别胶质瘤实质及周围水肿区的性质,以期为神经外科医生术前明确肿瘤分级、手术切除范围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信息。研究方法1.建立C6-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明确肿瘤周围水肿区性质:1)C6-Wistar大鼠胶质瘤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8月至2019年08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病例60例,女性病例34例,平均年龄(59.82±11.03)岁。导管射频消融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术后的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资料,将术后患者分为
目的:探索miR-34c在鼻咽癌放射抗拒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利用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其对鼻咽癌的恶性行为及其放射抗拒的抑制作用。探寻miR-34c抑制鼻咽癌恶性行为及放射抗拒的下游靶点,并在体内验证miR-34c对鼻咽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下游靶点的调控。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MSC转染miR-34c后,其外泌体是否与miR-34c一致,对鼻咽癌的侵袭迁移、增殖、凋亡以及放射敏感性有调控作用。意义:探寻影
目的:通过社区卫生诊断,发现并掌握恭城县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了解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并分析全县医疗机构分布和医务人员配比情况;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及管理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并提出恭城县居民需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和优先干预的项目;提出对策建议;为恭城县卫生服务的综合效果评估提供较全面的基线数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广西卫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近年来结直肠癌在国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化疗与靶向治疗为辅,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对于中晚期患者,除了手术同时也需要药物来改善疗效。随着基因靶向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药物被研发并投入使用,老药新用也成为基因靶向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目的:建立SD大鼠1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探究牙周炎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纤维化及自噬作用的影响。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应用于1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探讨ART干预对1型糖尿病牙周炎状态下治疗牙周、肾脏疾病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成以下7组,健康对照组:(HC组)、1型糖尿病对照组:(DM组)、牙周炎对照组:(PD组)、1型糖尿病
目的:用无药物预处理的拮抗剂方案为共同参照,运用网状Meta分析来比较雌激素、孕激素及口服避孕药预处理的拮抗剂方案对于获卵数、临床妊娠率(Clinical pregnancy rate,CPR)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有关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
目的:研究不同速率骨搬移延长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过程中血清中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组织学和影像学探讨搬移速度与骨痂形成的关系,探究VEGF是否具备调控搬移速度的潜能。方法:运用Rauch F等改良的兔胫骨骨搬移延长方法建立兔胫骨骨搬移延长动物模型。实验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血清VEGF表达水平和放射学检测。将48只新西兰大白
目的:观察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对小鼠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性鼠肺损伤疗效;观察同一时间节点百草枯中毒大鼠和吡非尼酮治疗大鼠的动脉血气差异、不同时间节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动脉血气情况及其他炎症因子的变化;研究吡非尼酮治疗大鼠百草枯中毒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雄性C57小鼠(SPF)级32只(18-22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分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