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路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礼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一大瑰宝,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治理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代表,与其他礼仪文化一起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虽然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时代离今甚远,但优秀的思想、思想中的精华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今天,“礼仪”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之一,深入到了国人的灵魂之中,融入到了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形中成为了影响人们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而言,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礼仪教育,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应当以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为源泉,以孔子礼学思想为借鉴,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继承与创新,不断深入挖掘其超越时代、超越空间的当代价值,融孔子礼学思想于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而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内容。要使二者有机融入,首先就需要理清二者的相通性,通过对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行概述梳理出了二者教育原则、教育属性、教育目标上具有互通性,这是二者融入的理论前提。再通过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在融入过程中存在融入的广度深度不足、融入的方式方法陈旧、融入过程中教育者队伍薄弱等问题,并通过探讨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的教育价值挖掘不深、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不够、高校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视不足等。最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内容,从坚持融入原则、深化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融入的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路径,旨在优化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将孔子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之中,并且以提升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关注度为辅助工具,以营造出良好、适宜的融入环境为基本点,力图多方面、全方位地为二者的融入打通道路。总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孔子礼学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与认知水平的限制而存在过时、陈旧的内容,但我们也不能将其随意丢掉。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将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传承的需要,我们应该不断地开拓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的道路,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这项体育运动中,逐渐成为一项群众性的体育赛事。马拉松以其参与的便捷性和巨大的挑战性激发了人们广泛的参与激情。但由于马拉松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呈现高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治愈率得到提高,但是发病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乳腺癌由于
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推动种业创新、建设种业科技强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我国育种创新,维护良好的创新秩序,培育具有自
随着交通工具轻量化和高速化的发展,高强铝合金焊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7204铝合金是热处理强化高强铝合金,其挤压性能较好,焊接性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的需求和产量越来远大,危化品的仓储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危化品的仓储管理一直处于“乱、散、弱、小”的状态。
近年来,出生人口“跌跌不休”的同时,老年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共同难题,因为家庭的缺失或家人无暇照顾而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进行照料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创无痛的磁疗技术,其利用时变磁场诱导大脑组织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电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精确的位置信息有了迫切的需求,具有经济、方便、快捷和易部署等特点的Wi Fi室内定位技术在众多室内定位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研究热点。
教育对于人类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关乎国家大计,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资源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配置不均易导致教育不公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保障性作用,这是我党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然结果。虽然中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不长,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已经不断出现适应中国国情、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相关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立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