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桂林“七·二六”导游事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旅游公共危机及其背后的公共政策问题,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危机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及多中心治理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认为以往那种政府主导而又缺乏政策规范的旅游发展模式和行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强调必须加强和改进旅游公共治理,努力实现“善治”。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公共政策在旅游公共治理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更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2)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咨询和实施效果的评估越来越成为改善旅游公共治理、提高公共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而公众日益广泛的政治参与、大量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专业性中介机构的发展,则必将成为改善旅游公共治理、提高公共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3)加强旅游公共管理决策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防范或化解公共危机为重点,以提高公共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旅游公共政策分析、规划和评估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性人才培养体系及旅游公共政策研究咨询专家系统和政策运行信息保障系统为支撑,以旅游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和科学化决策为中心,不断提升旅游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水准。(4)旅游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作为利益相关者的积极而又广泛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善治”的根本途径,但旅游公共治理多元主体的政治参与是建立在公共权力适当划分及其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的,故适当的分权和必要的授权、放权是公共权力优化配置、进一步突显政策公共性的关键所在。(5)当前,加强和改进旅游公共治理,必须适应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推进跨域治理,推动由政府主导、高校和企业包括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的旅游业的区域联合。(6)政校企合作是改革旅游公共管理模式、实现跨域治理中区域联合的战略突破口;加强政校企合作的关键是能否建立一个促进旅游区域联合和各方面通力协作、确保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利益分配及其协调机制。(7)以政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促进旅游区域联合,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民主化和强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施“多中心”治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进和加强旅游公共治理、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